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三国演义中,前期袁绍护主为何后期败给曹操?
袁绍,冀州,公孙三国演义中,前期袁绍护主为何后期败给曹操?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理由很不错,但是袁尚却仍然留在京城。
留在京城的袁尚,逐渐控制了京城。
袁绍死后,袁尚便近水楼台先得月,顺利成了王位继承人。
远在青州的袁谭,本应是王位继承人的合法人选,当他得知自己父亲去世后,赶回京城,来争夺王位继承权时,袁尚已经大权在握,由此兄弟开始内耗。
此时的曹操成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那个渔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袁绍后期败给曹操是必然的!他根本就不具备曹操的慧眼识英雄的本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关羽的《温酒斩华雄》告诉我们的答案:
讨董军统帅、出身于四门三公的袁绍自然是坐在首位,18镇起兵的诸侯也各有一席之地。而当时尚默默无闻的刘备,只能靠其中一镇诸侯公孙瓒的引见,勉强获得袁绍的认可,敬陪末席。刘备能有一席之地,用袁绍的话说是:“吾非敬汝名爵,吾敬汝是帝室之胄耳。”意思很明显:就连这么个卑微的位子,还不是刘备凭本身挣来的。由此可见,袁绍对于门第观念是何等的看重!
但是,华雄的刀可不认门第,无论是袁术麾下“骁将”俞涉还是韩馥的“上将”潘凤,片刻之间刀下丧生。至此,华雄可谓连战连捷,所向披靡。战争形势急转直下,“众皆失色”,无计以出;身为盟主的袁绍只得慨叹:“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 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这也不过是袁绍的心理平衡和自我安慰,但这种安慰丝毫无补于战局。
袁绍“言未毕,阶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关羽亮相!关羽于危难之间主动请战,袁术喝令打出,理由只是:“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和他哥哥的门第观念一样极重。
我们的主人公曹操出场,要不然为什么说曹操最终会战胜袁绍呢:“此人仪表不俗”,“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可见曹操颇有识见,慧眼识英雄,完全不同于冢中枯骨的袁绍和袁术。等到关羽得胜而回,曹操则“大喜”!关羽温酒斩华雄,充分印证了曹操的识见。袁术喝令“都与赶出帐去”,曹操又出面斡旋:“得功者赏,何计贵贱乎?”充分显示出他不囿于等级名分的贵族偏见,反映了他的政治家的风度!却使袁术大为不快,拂袖而去! “既然公等只重一县令,我当告退。”暴露出心地褊狭的贵族内心的“小来”。曹操又出来劝阻:“岂可因一言而误大事耶?”再次体现出政治家的宽广气度。
虽然说会场上是激烈的争吵、厉声的喝骂、好言的劝诫。但是,战斗结束,却是幕后的“曹操暗使人赍牛酒抚慰三人”,拉上一段私人关系。会上会下,幕前幕后,情绪不同,手段不同。袁绍不知所措、长吁短叹;袁术目光如豆;曹操善于周旋,知人识才!
曹操的慧眼识珠,是他最终能够战胜袁绍的法宝!就拿关羽来说,袁绍赖以依靠战胜华雄的上将颜良和文丑,在关羽眼里不过就是“插标卖首尔”。事实上,颜良和文丑后来在官渡之战的前夕,都是被关羽给解决掉了!好像比解决华雄还要容易!
需知,曹操和袁绍一样!在此之前根本就不认识关羽。从两人对待关羽的态度上,高下立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难道只因为许攸的献策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曹操不是说了吗,他拥兵七万,打败袁绍二十万兵,兵不在多,而在精。袁绍不是曹操对手。
上一篇:河北、北京、上海、安徽、山东等多地提倡就地过年,你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