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贫穷是读书人的常态”,这句话对不对?
贫穷,儒家,读书人“贫穷是读书人的常态”,这句话对不对?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这是春秋时期著名隐士荣启期的名言。这句话是否符合事实、符合时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贫穷是读书人的常态"这话非常正确。贫穷最需要读书,从古到今只有读书才能获取功名,走向财富和上层。富有书读不读影响不太大,反正有吃有喝,努力不努力基本差不多。人是个惰性动物,锦衣美食,还有垂手可得的美女。何必努力,何必奋斗,何必读书。所以这也是“寒门出贵子,国破出忠臣“的原因。
贫穷是读书人的常态,所以闻鸡起舞、凿壁偷光、悬梁刺股、囊萤映雪。这是穷人没办法才干出来的事,有办法谁去折腾,富人绝对不用这样。富人读书一是多余,二是没用,读不读书一个样。我一直受父辈的影响,总认为贫穷虽然不好,但也没现在人认为的那么坏。贫穷使人立志,奋斗,进取。但如果富裕了,权势了,知道这个道理更好。我曾研究过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成功者,都与贫穷分不开,历史上刘邦、韩信、百里奚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著名的文学巨匠,也都与贫穷分不开,很难想象杜甫,曹雪芹等等,如果一直富裕权势,能不能给后人留下,唯美的诗篇和巨著。我认为没有贫穷和落魄文学作品很多是写也写不出来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无论你是亿万富豪、还者是天王老子不读书必将走向贫穷和灭亡,这是自古之今的历史规律和经验,除非你不是人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可以说无处离不开科学技术,比如说互联网,又比如家用智能电器,无论如何缺少知识都沒办法生活,在民国时代和之前是穷读书人,因为那时候学的是沒用的三字经,百家姓,根本就没有科学含量,如今读书无论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历史,完全是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所以如今的读书人,应该说读书是挣钱的基础,沒学历,就没本事挣钱,沒高学历,就沒有挣髙工资的资本,学历越髙,工资就会越髙,大致来说工资与学历成正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贫穷是读书人的常态”,这句话对不对?
这是春秋时期著名隐士荣启期的名言。这句话是否符合事实、符合时代?
上面是主问题,下面是问题补充。
这句话不是荣启期的原话。荣启期说的是“贫者士之常也”。
从字面意思来说,就是“贫穷,是士人的常态啊”,但是要理解一句话,要判断一句话是否有道理,必须要清楚上下文。
这句话只是荣启期对自己所了解的士人生存状态的一个总结,根本就不存在普遍性,当然就不是真理。
所以这句话有没有道理?没有道理。
荣启期的个人看法代表不了世间士人的真实状态,以及其他人从其他角度出发的看法。从贫者荣启期的角度来看,当然是有道理的。
但是从有钱的士子角度来看,这就是胡说八道。
荣启期为什么出名?并不是因为穷。而是因为非常穷的同时,他还安贫乐道。因而得到了孔子的记载,并因为孔子地位的提高逐渐成为中国古代所推崇的高士。
一代代流传演变下来,历史上高人说的话,配合上后代确实很穷的人的心理,一句没什么道理的话反而变得有些道理的样子——否则题主也就不会因此困惑并提问了。
这句话出自《列子·天瑞》中记载的一次孔子出游遇见穿鹿皮,却弹琴唱歌的荣启期的对话。这种穷快活很明显不符合儒家经国治事、努力进取的生活态度,但是他却非常快乐,让孔子有些想不通。
孔子问他一无所有,为什么却如此快乐?
荣启期说了他为什么快乐(生而为人、生而为男人、长寿)之后,总结了自己没有忧愁的原因:
贫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终也,处常得终,当何忧哉?
贫穷是士人的常态,就好像人都要死一样。在正常的状态下达到人生的终点,这有什么好忧愁的呢?
孔子对他的说辞是个什么态度呢?
孔子曰:“善乎?能自宽者也。”
其实并不是夸赞他。
孔子说:“这样好吗?你不过自我安慰罢了。”
很多人都翻译成孔子说:“太对了,您真是个能宽慰自己的高人!”——孔子真地认同他吗?
其实未必。
在列御寇眼中,孔子的道行还是远高于这些普通修道者的,虽然不及老子,但是悟性高度摆在那里,学问一通百通。
所以“贫者士之常也”只是荣启期的一人之见,并不能代表事实真相。
这句话是完全没道理的,只是荣启期的自我宽慰而已。
孔子没放在心上,列子自然也没放在心上。
“老子”当然更加不放在心上。
要研究玄而又玄的东西,还是先得赚钱吃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都说这时草莓不能吃,都打催红素还有什么避孕药,你们说能吃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