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看待云南蒙自一中学3名学生被老师勒令自行砸手机?有没有更好的处理方式?
手机,老师,学生如何看待云南蒙自一中学3名学生被老师勒令自行砸手机?有没有更好的处理方式?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据云南省蒙自市委外宣办官方微博消息,针对网上流传的“鸣鹫镇中学3名学生在教室讲台被勒令自行砸手机”视频一事,蒙自市教育体育局1日发布情况通报称,已对此事及时进行核实,网传视频属实。通报指出,涉事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因方法不当引发社会关注。目前,蒙自市教育体育局已对该教师进行停课调查,对学生及家长进行安抚。通报称,下一步,蒙自市教育体育局将在全市教育体育系统开展法治及师德师风教育,提升教职工法治意识,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2020年12月1日,有网友爆料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鸣鹫镇三名学生因拿手机入校,被老师发现后要求他们砸自己的手机。结果这件事引发很多网友热议,在寒石冷月看来,老师让学生砸手机做法欠妥,不应该这样做,那有没有更好的处理方式呢?下面我来谈一谈。
方式一:老师拿出校规,让学生们自己去对照检查,看看是否违反校规。
正所谓“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学生明知道学校有禁止携带手机进校园的校规,还明知故犯,对于老师来讲,那不妨先拿出校规,让学生们自己去对照检查。对于中学生来讲,是非观念发展已经很不错,只要老师拿得出校规,学生自然知道自己做错了。此时,老师再问问当事学生,是否违反校规?学生当然没话讲了。
方式二:只此一次,下不为例,老师可将手机收起暂为代管,放学后让孩子带回家。
稍懂点管理学的老师,一般都知道管理是以不激化矛盾为原则。但是从蒙自鸣鹫镇中学的这位当事老师来说,对学生手机管理这块还真欠缺点能力。正常来讲,想管理好学生手机,不影响他们正常学习,那不妨与学生约法三章,只此一次,下不为例,希望大家做一个认真遵守校规的好学生,老师暂时先帮你们代管手机,放学后带回家,不允许再带回学校。但同时也和学生立下规矩,如果再明知故犯,那老师只好长期给你代管,或者让你的父母来学校拿回,只要他们不怕嫌麻烦即可。
方式三:将情况告知家长,请家长监督与管理好孩子携带手机进校园问题。
因为手机对学生来说,本身至少有几百甚至上千元,对于学生来说这手机的价值可不算小数目,如果贸然让学生自己砸掉手机,非但不能让学生服气,反而会激起学生对老师的不满。同时家长们也会因为老师的过激做法而不满,根本不利于家校共教育好孩子。甚至有些家长还会和老师产生矛盾与冲突。但如果老师将情况通报给家长,先行把手机收起来暂时代管,让学生放学带回家,再由家长监督与管理好孩子手机,不得再带入校园,家长一般会做配合。
结束语:学生手机管理问题已经成为很多老师颇为头疼的事情,并且还极容易引发矛盾与冲突。因此,在这里建议学校老师们别轻易动辄砸学生手机,或者让学生自己砸,很容易让自己陷入矛盾漩涡。尽管老师的初衷是为学生好,是为了给全班同学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但管理学生手机必须要讲究方法和技巧,不能盲目冲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样的方式没有错。
估计老师也是把一切方法都用尽了才用这种方法进行处罚。虽说是处罚,老师更注重的是对这些孩子一种特殊方式的教育,更是对其他同学的警示和教育。
还有一类人,不在现场的人,也就是家长,也是受教育的一个群体。
为了保障孩子们专心专心致志学习,很多学校都明确规定学生在学校不能携带手机,特别是不能携带智能手机。手机,特别是智能手机在给人们带来巨大方便的同时,其强大的娱乐功能以及方便快捷获取来自外界的海量信息功能,即便是成年人夜很难拒绝它的诱惑,娱乐成瘾,影响工作格生活的例子举不胜举,更何况是尚未成熟的学生、孩子!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作出这样规定的学校并不折不扣执行的学校一定是最好的学校,这本身就是对学生负责任的表现。
这样的规定,学校都会对自己的学生、对学生家长反复提醒要求,可是很多学生采取阳奉阴违的方式偷偷把手机带到学校,偷偷使用各玩耍,眼中干扰学习。而一些家长也对这样的行为视若无睹,甚至采取虚假手段帮助自己的孩子拥有手机,把手机带到学校,甚至在老师发现孩子把手机带到学校并将手机暂扣之后,一次次地给孩子配上新的手机(这种情况还不是孤例)。
这位老师也是经历的这种情况太多了吧,才会采取 这种极易引起争议的手段。
但是,我要强调的是,恰恰是老师能够拿自己可能因争议误解遭受指责甚至处理采取这样的教育手段,更能证明这位老师强烈的责任心和敢于担当负责的品质素养。
那些指责老师教育方式欠妥的家长或者看客路人,不妨仔细想想,孩子上学究竟是为了什么?是拿大好学习时光玩手机玩游戏的吗?
或许有些家长考虑的是,孩子有个电话可以随时和家长联系,不妨也扪心自问想一想,孩子拿着手机,究竟有几分几秒会用在所谓的学习上,又会有几次会主动和家长联络?
孩子们的手机,更多扮演的不过是游戏机,娱乐设备,沟通交流平台罢了,多数时候与学习无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先说一个我自己当学生时的故事:差不多40年前我上初二的时候,一天趁哥哥不在家偷偷将他不知从哪借来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带到了学校,并被故事情节吸引没忍住在课堂上偷看起来,很快被班主任王老师发现,他不声不响的走到我身边抽走了我看得正带劲的书。那一刻我后悔极了,自然也有点害怕,可是下课后王老师并不找我,只是把书拿去了他的办公室,让我心里忐忑不安了很久。
接下来好几天老师也没找我,是我自己着急(害怕挨哥哥骂)主动去找老师的,王老师这才对我说:“你看的确实是一本不错的书,但是在课堂上看是不是错了?”我非常羞愧的跟老师承认了错误,老师也把书还给了我,但是警告我赶紧拿回家去看,下次要是再发现了就没收。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