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黄茶为什么没有兴盛?
绿茶,白茶,银针黄茶为什么没有兴盛?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黄茶为什么没有兴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家好,我是茶文化爱好者小詹,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
黄茶为什么没有兴盛?
要说六大茶中谁最低调,那么黄茶绝对有发言权。经常有茶友称黄茶为茶界小透明,是六大茶中的隐者,很低调。其实在很早之前,白茶与黄茶经历相似,都是六大茶中默默无闻之人,不过近些年来,白茶逐渐崭露头角,受到广大茶友的关注与认可,逐渐摆脱隐者的形象。那么为何黄茶却保持着小透明的状态,为啥没有兴盛起来?
首先是因为黄茶产量少,所以步子迈不开。早前白茶与黄茶一样,产能上不去,不仅茶树不多,还因为工艺的缘故。以前白茶是靠天气吃饭的茶,因为南方多雨,天气不好那么晒不出茶来。
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有了机器设备的帮助,可以通过设备控制温湿度,达到萎凋与干燥的目的,这样一来产量就上去了。又因为后来白茶销量上去了,茶农种植茶叶的热情也高涨了,所以白茶市场就开始热闹了。
而黄茶现状的状态比较尴尬,有心去发展却好像没有着力点。产量上不去,市场不热闹。那么为何产量为何上不去?这是因为市场反响一般,总之两者相互影响。或者可以说,黄茶与绿茶太相似了,缺少显眼的购买点,茶客没有购买的想法,所以黄茶就显得越发默默无闻。
黄茶的加工工艺为鲜叶、杀青、揉捻、闷黄、干燥,而绿茶的工艺是绿茶的加工工艺为鲜叶、杀青、揉捻、干燥。两者工艺相似,只是黄茶多了一道闷黄工艺。有的黄茶做出来比绿茶还要像绿茶,很多人以为一些黄茶是绿茶,而有的人以为一些绿茶是黄茶,总是分不清黄茶长什么样,对黄茶没有非常深的印象,自然阻碍了黄茶的发展与兴盛。
黄茶主要分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分类很简单,是按照鲜叶老嫩芽叶大小进行划分。而黄芽茶主要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和霍山黄芽,它们基本都是用单芽或一芽一叶制成的。黄小茶为沩山毛尖、平阳黄汤、雅安黄茶,是用细嫩芽叶制成的。黄大茶为霍山黄大茶,主要用一芽二三叶或四五叶制成的。
黄茶的类型划分与白茶相似,比如白茶中的银针也是用肥壮芽头制成,白牡丹是用一芽一叶或二三叶制成,而寿眉用茶树嫩梢或叶片制成,也是按照鲜叶老嫩芽叶大小进行划分类型。
虽然现在黄茶名声不显,可在很久以前,黄茶还是很有名气的。像君山银针便是我国名茶(十大名茶之一),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芽头茁壮,茶芽内面呈金黄色,外层有白毫,因为形细如针,所以叫君山银针。
总的来讲,黄茶工艺与绿茶相似,在很多表现也与绿茶相似,所以大家有些认不清哪些是黄茶,哪些是绿茶。而市场上的茶叶,绿茶占了一大部分,而且喝绿茶的人非常多,所以黄茶竞争力小了很多。此外黄茶产量小,宣传力度不够等也是重要原因。
文|小詹茶肆(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
更多精彩茶知识,欢迎关注【小詹茶肆】
以上就是小詹的浅见,欢迎大家指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量太少了。产黄茶的地方只有四川的蒙顶黄芽、湖南岳阳的君山君针、然后就是浙江的莫干黄芽或平阳黄汤,安徽的霍顶黄芽;传说的广东大叶青小编我作为一个广东人而且是从事茶行业的专业人士,也没有接触过,可想而知整个中国的黄茶生产之小众,很多人连听都没听过还有黄茶之说,更别提喝了;
传统蒙顶黄芽:黄中带褐,芽头饱满
小众,名气不显,产业链上不来,就会越来越退步。跟明星说的“红气养人”一个道理,目前整个黄茶类的产业链条都严重衰退,名气不显,消费市场就难以推动销售,没有终端消费,生产端就没有生产动力,恶性循环之下,仅靠当地人的饮用消耗也越来越难以支撑起黄茶的生产和加工,最后的结果不是转型就是破产。
君山银针
更尴尬的是,地方急病乱投医,黄茶难红火就向绿茶学习,通过减少黄茶的闷黄程度来改变“黄汤黄叶”的特点,达到类似清汤绿叶的好看效果。换言之,目前大多数黄茶都有偏绿茶化的风险,无条件迎合消费者光看外表不重内质的毛病。工艺的混乱造就了黄茶的兴盛更是难上加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欠缺炒作时间
绿茶,红茶,黄茶都是有明确的保质期的,过了就不好喝了,绿茶黄茶最短,红茶长一点。
炒作就是击鼓传花,击鼓时间太短,刚刚转一手就停了,凡是能炒作的茶都是保质期长的,普洱,黑茶,白茶等等,三年起步,越长越好,这里就有了发展和洗脑下线的时间,慢慢的就有了一群人跟着节奏走。
保质期时间短的像铁观音,金骏眉,正山小种等都回归平静了。陈茶就是陈茶,不好喝,卖不掉。
保质期更短的绿茶、黄茶就更加困难了。只有靠着节气,产地,名人故事加点附加值。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