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郭德纲的相声和赵本山的小品你更喜欢谁的作品?
相声,小品,让人郭德纲的相声和赵本山的小品你更喜欢谁的作品?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赵本山的小品是一个时代 或者说是无法超越的,郭德刚相声也不错,感觉不是一个档次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相声就像茶,要慢慢品才知其中味道。小品就像酒,就要大口大口的喝才能舒服过瘾。相声比做文,小品就是武。北方爱耍刀枪棍棒,南方爱舞文弄墨。相声与小品在那里最受欢迎一目了然。我是北方人,我喜欢小品。
郭德纲是救活相声的人,是个很励志的人。他的相声不只是能逗笑你,也能够把你逗哭。这里面的人生哲理是靠自己领悟的。
经常能在他的相声里找到比较感动和震撼的人生感悟。比如“穷人在十字街头,耍十把钢钩 勾不到骨肉亲情,富人在深山老林,抡刀枪棍棒 打不散无意亲朋”。很多很多经典的语句你不仔细品味,是明白不了他的精髓的。而南方人,就比较爱琢磨,喜欢咬文嚼字,文化比北方普遍要高点,更容易理解它。所以南方人比较喜欢相声或者脱口秀。
赵本山的小品人物幽默,动作搞笑,语句通俗易懂。它的创作灵感都来自农村和底层,都是北方平常说的一些话。没有什么优美的句子和值得思考的段子,它的目的就是让你笑。直接了当,看了就能找到笑点。这些更符合北方人的性格和文化不高的人的欣赏标准。因为它的表达方式和内容背景都是在北方农村,所以北方人看赵本山的小品就像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一样,比较亲切。
北方人性子直,急,开心就大笑,不爽就干,不喜欢磨磨唧唧的,静不下心,不喜欢太多的思考。让他听郭德纲相声,包袱没出来他就换台了。就是包袱出来了他也不一定能明白。就像周立波,扭扭捏捏的一惊一乍的,不仔细想想都不知他是干啥的。所以说北方人和文化低的农村人更喜欢赵本山。我也更喜欢赵本山的小品。
相声比较单调,两个人一个桌子,除了两张嘴基本没有什么道具。小品道具多更生动,动作幅度更大,也更热闹。北方人爱闹,南方人爱静。所以相声脱口秀南方最喜爱,小品就刚好对北方人口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个相声一个小品主要流行于北方,南方对这两种类型均不感兴趣。
由于媒体导向,特别是央视的文艺节目主要以北方地区的文化特色为基础,以至于全国各地观众被动的接受,时间久了也多少习惯了,慢慢地也喜欢上了。
要说喜欢谁的作品,从媒体推荐下肯定是本山的小品要多,也就是说了解接触的人群自然要多一些。而且这类观众均以老年人为主,现在的年轻人根本不感兴趣,在他们的认知上可能只听过这两个人的名字,他们俩人的作品很可能没看过,而且也不想看。
现实就是年龄较大的人群多半喜欢小品,年轻人则以歌曲电影体育为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人比较喜欢赵本山的小品,语言幽默,贴近生活,什么时候看都是让人开怀大笑,以至于看春晚就等赵本山,看完就睡觉。
他的小品可不是扮丑使人发笑那么简单,笑过之后更会让人玩味,太现实了,看看现在你身边有多少人让你去“拄拐”,有多少人被忽悠的真的“基本告别自行车了”,有多少人被骗还要“谢谢”,有多少人“海参是海参,正经不正经就不知道了”,等等等等,品品,细品。
小品有时可以用一些夸张的肢体动作来扮丑,目的是增强舞台的喜剧效果,比如陈佩斯的 《吃面》《主角配角》。
郭德纲的相声早期还不错,有功底,后期就不行了,徒弟的就不用说了,也不敢再说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实话实说,本人还是喜欢赵本山的小品多一些。
因为从小是看着赵本山的小品长大的,以前每天的春节晚会,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等的也就为了看赵本山的小品。
赵本山的小品,真实反应了老百姓生活的日常,又粉刺当下社会的某些现状。
像什么超生游击队,正派反派,等等经典的小品赵本山老师都演的特别好,让人记忆犹新,过目不忘。
还有赵本山的演的一些电影也特别的好看,像什么父子老爷车啦,甲方乙方,非诚勿扰等等,在里面饰演的角色特别的好。
犹其是在天下无贼里面,最后赵老师戴个面具,在火车上打劫那个桥断,简直太经典了。
所以相比来说,郭德纲的相声和赵本山的小品,我还是非常喜欢赵老师的小品[耶][耶][赞][赞],谢谢!
上一篇:孩子现在读一年级,学拼音学得不是很好,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你们有好方法没有?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