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人说的‘道’是何物?
规律,万物,自然古人说的‘道’是何物?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于“道”,你可以这样去理解:它是推动万事万物,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一股力量。它看不见摸不着,无影无踪,无色无味,但又无时不在,无处不存。
老子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道”。如果老子当初管它叫“苹果”,“梨”,“手机”,也不是不可以。
你若顺应了它,它是你的助手;若背逆了它,它就是你的“揭竿而起”者。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就是这个道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是这个道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人云:“天道有常,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就说明“道”,便是神圣不可违反的自然法则与法规。因为违反了必受其严惩。正因此,二千多年前的老子认为,“道”治理天下万物的模式就是无为法治的模式。所以他才问道:“爱民治国,能无为乎?”这实际是问:“爱民治国,能以道的行为模式法治天下吗?”
因为在老子的学说中,“道”虽然是最高的哲学概念,但它也是从属于“无”的范畴的。所以老子所主张的“无为自化”的政治,就是提倡以“道”的行为模式法治天下,并认为这样才能够“无为而无不为”或“为无为,则无不治”地将天下治好(即“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及“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以及“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等)。
总之,老子认为“道”就是天下万物(其中包括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总根源。所以老子曰:“大道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及“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弹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道”是何物?其实非常简单,很多人却把它解释的五花八门“玄之而又玄”,其实一点不玄。
什么是道?我们每一个人天天见,就是很少有人去思考丶去总结。
《易经》可以说是对“道”的认识和总结的第一人,但《易经》是何人写的无从查考,它产生于“周代”所以又叫“周易”。但《易经》很粗浅,这跟远古时代发展有丶限认识不足之故。周之前的人只看到了“易”,”易”即变化也。
到春秋战国,老子才第一个提出了“道”的概念,著《道德经》。比《易经》更进一步阐述了“道”,”道”当然包含了“易”。使中国古人对自然及社会的认识观更上一层。
那么到底啥是“道”呢?我们每天看到日出丶日落昼夜交替从不改变,我们人类及大多数动物(夜行动物除外)也都“日出而作丶日落而息”,也从无改变(现代极少数夜游神和夜班族除外,多说明下以免有人抬杠),这就是”道”;
在自然条件下,一粒绿豆丶或一个大蒜,在适宜温度和湿度下就一定“发芽”丶“生根”丶“长出幼苗”丶”开花”并结出新“果实”(种子),这就是“道”;
小狗(人也一样)慢慢长大成熟就会与雄性或雌性交配,并生出新一代小狗,而后旧一代衰老死亡,这是必然的丶一定的,这就是”道”;
地球绕日运动丶旋转形成一年四季即“春夏秋冬”,形成“大气环流”。绕日一周年大约365天从不改变,这就是“道”。
以上就都是对“道”的认识和总结,以上例子足以说明“道”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的”现象丶本质”的必然联系性和变化发展的趋势。
老子的“道”虽然比《易经》更进一层,但由于时代局限和物质技术条件限制,老子也只能观察到这一步,这已经很伟大了,他对中国哲学史的发展和世界哲学都有重要影响。
只有到了“现代哲学”的产生,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才真正全面丶科学地阐述清楚了“道”的本质。“道”既指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丶又指客观“物质”世界的变化性及其变化的规律性,道”就是现代哲学意义上的”一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或“趋势”。
“道可道”就是“道是可以认识的,也可以言说”的,如果不可言说丶不可认识那我们至今也不了解这个世界;“非恒道”是说,“道”是发展变化的,并非是恒常不变的,是一种趋势。比如,“道”是恒常不变的,那预测也就毫无意义,一块岩石,千年也是岩石,它不会改变需要你预测么?
正因为“道”可以认识丶可以言说,我们才可以预测未来,如“气像预报”,一叶而感知“秋天”的来临,一剪寒梅报春来;才可以“三岁看到老”,这就是因为人类透过现像认识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趋势,从而把握未来,顺应事物发展规律丶变不利为有利,改变我们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
如何变不利为有利?举过简单例子,公鸡一定会打鸣丶追母鸡,这是一定的。但我们把它阉了,这不就改变了么?再吃它的肉就比未阉的公鸡好吃。母鸡同样让它不生蛋,在将要成熟时摘去卵巢,母鸡也就不生蛋了,这就改变了“鸡”的发展趋势,是不是变不利为有利呢。
网友们自己想想看,是这理不?理解“道”是什么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道就是真理。
孔子的朝道夕死足矣。就是,早晨找到了真理晚上死都值了。
孔子自认为论语就是真理。他想把它卖给帝王家,而没死。
尼釆的疯言疯语有人拿它当哲学、真理,他疯死了。
每一个哲学家都认为自己的学说是治世的真理。
又有多少哲学家的真理是局限在不同历史时期内的,自以为是的真理?
上一篇:每个月都需要大量的流量(20G起),买哪种流量卡划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