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百事孝为先,无后为大, “后”当何讲?
不孝,为大,百事百事孝为先,无后为大, “后”当何讲?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百事孝为先,无后为大, “后”当何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百事孝为先,无后为大。此处的后,特指家族每个男性,必须要有亲生的男性传人,也就是必须要有儿子,才是最重要的孝。
因为古人是很重视血缘关系的,他们相信人死后,必须得有自己血缘的男性传人的祭祀自己才能享受到。其它血脉过继来的,自己的鬼魂是吃不到的。
《阅微草堂笔记》中有个故事,是祭祀中,一家族老鬼等着,但下面祭祀的香和食物都飘走了,因为这个后人是外孙过祭而来的。
为了自己祖宗的香火不绝,所以男人必须有自己的儿子。
因此有了"百善孝为先,无后为大",这种极其愚昧的,重男轻女,传承上千年,蒙混老百姓的瞎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百事孝为先,无后为大。
答:
后:的意思就是后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一个极大的误解,断章取义害死人。
我们先把这句孟子的完整原文还原一下,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是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如果单独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拿出来解释,大部分人理解的意思是:最不孝顺的事情有三件,其中没有孩子是最不孝顺的一件事情。就是把这个“后”当“后代”讲。
其实,在孟子的原话中,愿意的“后”不是指后代,而是指“告诉”的意思。
怎么解?
这就要我们对孟子的整个完整句子进行全面的理解,才能知道它的真正含义。我们不能光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就断章取义为:不孝顺的事情有很多,没有后代是最大的不孝。如果这样,就和后面的句子完全割裂开来了,就变成了面目全非了,前后完全矛盾了。
所以说,孟子这段话的真正意思是:不孝的事情有很多种,没有尽到做后辈的责任(告诉父母结婚一事)是其中 最大的一种,舜娶二妃都没有告诉其父母,是没有尽到做儿子应该尽到的责任。(因为舜娶妻是在尧考察了舜的德 行后决定把女儿嫁给他的,而此时,舜的父母对舜还有偏 见,禀告他们并没有什么好处。)但君子认为舜娶妻这件事虽尽了忠,还是应该告知父母。
联系整句话的前后语的连贯关系,在孟子这句话中,这个“后”,就应当是作为“告诉”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百事孝为先,无后为大,"后"当何讲?
答:你这个提法,中间应上四个字改为"百事孝为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否则语句后不好强调不生子女的属第一不孝的人。
中国的五千年文化传统,历来讲究的是孝顺在先,以三纲五常教化子民,保证人们的三观正确,社会上才不会出现不孝父母不孝公婆,又不生儿女。
本题的主要思想围绕不生儿而言,常言是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这"后"指的后人,"大"指的第一,意思是要求为人就要有繁衍后代的责任,如不生子女就没有子承父业,现在男女平等,不管生男生女一个样,但当今这么多丁克家庭,这么多的离婚,这么多的大龄剩女,几千万的光棍儿,用古人的话语都为第一不孝。
谢谢你的阅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后者,后人也。封建传统说法,无儿无孙称无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答案是:生咱养咱父母吔,咱们长大后结婚生子,生命延续吔。天下事多得很,但不能忘记孝敬父母。孝敬父母的头件事就是要结婚,给父母添个孙子是头等大事。“后”是指咱们的小孩子--父母的孙子--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百事孝为先,无后为大。
后,指的是子孙后代!
世间万物生生不息,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人类也是如此,结婚生子繁衍后代,是每个年轻人的职责!
上一篇:如果老师的工资实行年终奖模式,分A、B、C、D四个等级进行年终考核评定,你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