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孝顺”在中国是不是一种道德绑架?
父母,道德,自己的“孝顺”在中国是不是一种道德绑架?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华夏自古百善孝为先;
有把孝顺称道德绑架;
困求多元想否真情意;
再给不行孝人找歪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孝顺是每个家庭子女对自己家族长辈应有的态度,符合社会伦理和道德规范。社会提倡尊老爱幼,并非道德绑架,而是为了社会和谐。
人的一生共分为如下几个阶段: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中年、壮年、老年;老年是人生的最后阶段。
我们提倡人权、提倡仁爱,目的是确保每个人的每一个人生阶段都得到尊重和保护,让人生命有尊严地走完一生;难道这不好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孝顺”本身是一种美好的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社会普遍认可的道德准则。都说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如若“不孝”,就是在挑战公序良俗,往往受世人唾弃。
但不能否认,我们当中有一些父母,过于强调其中的“顺”,甚至把“顺”本身作为评判“孝”的标准。只要子女没有按照自己的要求行事,或者人生规划不符合自己的期待,便习惯性地冠以不孝之名。想想身边有多少父母的口头禅是“我养你这么大容易吗”,这就是无意识地把自己过往的付出作为限制孩子未来的筹码,其实就是一种非典型的道德绑架。
著名作家蒋勋曾说:“我们有时候不知不觉在限制孩子,甚至以爱之名,因为爱太伟大了。但事实上,爱应该建立在人与人平等的基础上。”然而中国式的亲子关系,往往缺乏这种对于平等的追求:父母认为子女顺从是天经地义,子女认为父母付出是理所当然。无论是哪一方,都没有首先将对方视为完整独立的个体,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会存在许多畸形的相处模式。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先审视自己,有没有尽到养育和教导的责任,而不是一味要求孩子愚孝;作为子女,我们也应该自省其身,有没有尽到赡养和关怀的义务,而不是一味指望长辈照拂。作为家庭共同体,当在某些方面客观存在矛盾时,应该充分沟通,而不是居高临下命令对方无条件满足自己的一切指示。
总之,孝并不等同于顺。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双方在人生的道路上相互扶持、相伴成长,彼此保持平等独立却又无可替代的亲密。真正孝顺的子女,绝非靠道德绑架就能获得,而往往离不开上一代正确的培养教育以及从小的耳濡目染,毕竟你待自己父母的模样,就是你子女最好的榜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孝和顺是分开的。
孝字为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首先要分清孝字的主语。孝是由子孙后代主动发起的对长辈的恭敬,现在所谓的道德绑架,就是孝不由小辈发心,而是由长辈要求,要求之繁琐具体使发心日益萎缩。孝应先以“父慈”然后“子孝”,先有“婆”后有“媳”,有付出有回报,以爱和良心为基础。
顺字,在某些解释中为“无条件顺从”,这是无理要求。于社会发展来说,全面服从就不可能推动社会进步,于家庭而言,没有道理的服从顺从不利于长期和睦,这种状态也是不可能长期维持的。
所以孝需要倡导,长幼各守本分才能有良好传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顺是我们要传统的美得,父母生我们,养我们,教育我们,不求回报,我们也应该回报,但是作为九零后的我,突然对孝顺有了不同的想法,我对象的父母,一直以为我们两个照顾他们是应该的,就会一直索取,但是我们需要帮忙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去找女方家长,我们压力大,还有弟弟没有成家,我们要挣钱!给小儿子娶媳妇,当时的我真的很生气,但是情理之中,现在就更过分了,住在我们,吃我们的,还让我们帮忙养着他小儿子,照顾你们老人,我们是应该的,因为我对象是你养的,我们应该照顾,但是照顾一个比我还大,游手好闲的小叔子,我真的气不过,毕竟我们还没有结婚,我完全没有义务照顾,可邻里之间传的却是,我们两个人不照顾老人,对老人不孝顺,儿媳妇不好!
所以我想说。孝顺分好几种,对自己好的长辈,不管有没有血缘,应当孝顺,自己的父母必须孝顺,但是对于一个没有养活我,或者任何帮助的人,我为啥要孝顺?有啥理由让我孝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百善孝为先,你养我小,我养你老,千百年来这是中国从古到今流传下来的传统美德。
上一篇:大家猜猜这叫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