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孝顺”在中国是不是一种道德绑架?
父母,道德,自己的“孝顺”在中国是不是一种道德绑架?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其实这个话题是社会学基础的作业,我更想听听每个不同的人的不同的回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百善孝为先”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而提升一代又一代人的孝道美德。“乌有反哺之食,羊有跪乳之恩”,您养了我,我为你养老送终,这是一代接一代人的修养德性,。育子哺乳,善待父母是天性。
“孝顺”在中国是一种传统美德,但许多做长辈的喜欢用“孝”去绑架别人,似乎贬低了“孝”的真正含义。
中国人信仰“孝道”并一直以文字教、课堂教、族氏教等多种渠道、各种形式宣传“孝顺”,阐释“孝德”。似乎让人感觉有一种道德绑架的味道。而西方欧美从来不教孩子孝顺,没有感恩方面的教育,在他们认为为什么要孝顺?孩子爱父母,不是只要我们对他们好,孩子自然而然会产生的感情吗?这是天性,为什么要教呢?我认为这是一种天性,说一百遍“要孝顺”,孩子就会更孝顺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孝顺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怎么会是道德绑架呢?是否要以道德绑架为借口,否认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从而也达到了不孝之目的呢?连孝顺都怀疑是否是道德绑架,可见,这些年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道德确实被伤害的不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孝顺"在中国是不是一种道德绑架?"这个问题,在我国的"孝"字,一般是指尊敬和奉养父母的意思,而"孝顺"也是指作为儿女一般都要顺从父母的良好教育,和尊重、奉养父母的意思。
再说父母生育儿女、父母抚养儿女、父母教育儿女,父母养大儿女,作为儿女应不应该也要"孝顺"父母呢?
俗话说:"滴水之恩,也应该涌泉相报",这就是这个道理,何况是自己的父母,难道不应该"孝顺"自己的父母吗?
再说"孝顺"父母是我国社会提倡的一种良好的美德,这样可以使我们"生有所养,老有所依",这样的思想思维和做法,难道不对吗?
怎么到你这里,你的思维就认为是一种道德绑架?我想,这也许是你的个人思维,出现可怕的思维罢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孝顺”不是道德绑架,而是人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父母生其身,养之育之,含辛茹苦,哺育成人,恩情深重,子女尽其一生,亦难以报父母之恩。再说,尽孝乃是天理,由不得人去狡辩,不尽孝,即有罪;若狡辩,罪加一等。
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父母给了其生命,有了这个生命的载体,你才有了探索生命之奥妙的机会,得此长生。此生也许父母不能给你荣华富贵,但是,生命乃是无价之宝,非金钱可比。再者,一个的命运,与你的前生和今世的努力是分不开,一切皆是因果造化。
孝顺一事,切莫拿西方文化来辩论,人种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生在中土,乃是一个人莫大的造化,人伦亲情不是人生的负担,亦不是道德的绑架,它是人间真情,是人生灵魂升华的契机——你应该为此而感到幸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孝顺与道德绑架,自觉是一个很深很复杂的问题,肤浅的自己是没能力说透亮的,只能浅浅的说说自己的认为与感受……
我认为,现实生活中,尽孝有三种:
第一种是发自内心的,就如出自山腹里的小溪,没有外力的作用,自然而然的流淌……这种尽孝人,知道自己来自何处,来的艰辛!尽孝对他来说,他不觉得有压力,不觉得是一种折磨,而是内心里一种美好的宁静的舒坦的体验与享受……
第二种是内心里并不情愿,而是迫于亲属、邻居、社会的议论压力,害怕被扣上一顶“不孝逆子”的帽子而勉为其难的尽孝。这种尽孝的过程或者说结果,其表现为:一是忽冷忽热;二是表里不一;三是人前自夸是孝子,人后给父母添堵!以致父母冷暖饱饥不一……。
第三种是内心里完全没有尽孝的意识,行为上也不管什么议论与压力,视父母如毫无瓜葛的陌生人。这种人要让他尽孝,只有靠社区组织的协调教育,甚至司法力量促其尽孝。因为老人一旦体弱多病,不能自理自食其力,不强制尽孝不行!
由此说来,尽孝对于某些特定的人来说是存在绑架成分的。除第一种是源自内心的尽孝之外,第二种和第三种是有绑架意味的。
但存在又怎么样,不存在行吗?一个家庭,一个社会,我们的国家,要健康有序的运行,没有道德绑架,没有政策绑架,没有法律绑架,所有个体都自由自在、尽情挥发原始、自私、贪婪的欲望,这社会这国家还不乌烟瘴气、弱肉强食、血肉横飞……
是否可以说,道德绑架是存在的。我们不能因为他存在的不合情合理而不承认它的存在。只是说,它的存在只是对脱轨逆行的人存在;而对于循轨行驶的人来说,它是没有丝毫意义的。
上一篇:大家猜猜这叫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