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代官方有没有节假日?
节假日,十日,古代古代官方有没有节假日?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古代官方有没有节假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代官方的节假日,是什么朝代推行的?追根溯源,最起码在战国时代,已经見诸史册!
《三国演义》开篇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相信网友们耳熟能详。这首《临江仙》,是明朝状元杨慎杰作!
杨慎《丹铅总录》卷三:俗以上浣,中浣,下浣为上旬,中旬,下旬。盖本唐制十日一休沐。
唐朝制度规定:官吏每十日休息沐浴一次,后因称十日为:浣。
现在仍有称每月为:上旬,中旬,下旬各十天为旬。
每个月的:上旬,中旬,下旬,时称:上浣,中浣,下浣。
唐朝官吏节假日,是承袭古代遗风,传承的优秀制度!
《山海经》详细记载了古代官吏休沐制度!
《山海经:海外东经》: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
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下枝。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皆将这则记载官吏休沐制度,讹为:十个太阳洗澡,真是荒谬之极也!
中华文字,博大精深!《山海经》记载的:十日,应是:十天!
凡是对中华文化有些常识的人,都应该将十日解读为:十天!
今天,题主的问题是:古代官方有没有节假日。
朋友们,这个节假日是什么太阳?是否如文人墨客所解读的太阳?‘在这里,分明指的是:日子!若解为太阳,、是否对中华文化的无知?
无知文人亵渎中华文化,令人啼笑皆非?令人不齿!
《山海经》记载古代官方节假日制度!经文记载十日所浴,正是杨慎记述唐朝休沐制度!
十日所浴,就是官吏十天休息一天洗沭。这十日即上旬十日,中旬十日,下旬十日!如此:十日所浴!
明白了:十日所浴的真正意思,便知道了……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何谓上枝?何谓下枝?这个上枝和下枝,绝非汤谷上扶桑的树枝!
枝:在古代,指嫡长子之外的宗族子孙!!!
朋友们都知道家谱,家谱详细记载着宗族各枝脉姓名,辈份!
《山海经》记载的: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本义指每个月的初九,十九,二十九日,是下枝晚辈洗沭的日子。
每个月的初一,十一,二十一日,是长辈上枝洗沐的日子!
《山海经》记载古代官吏节假日的历史,可谓真实准确吗?
正确解读了何谓:十日所浴,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山海经》译文: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扶桑就是指,桑树成长成直径为约四指粗细……约6cM直径!
在黑齿国的北边,有一个国度。这个国度,实行严格的沐浴制度!
下枝晚辈,逢每个月的初九日,十九日,二十九日,可以进入汤谷的河水中洗浴。
上枝长辈,逢每个月的初一日,十一日,二十一日,可以进入汤谷的河水中洗浴!
为了安全起見,国家划定洗浴的安全区域,在河里树立起大木桩,作为标志!安全措施,真可谓周详!
古代官方特定节假日,可谓详细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代官方有法定的节假日。
节假日最早出现于西汉。“古者名吏休假曰告(古代将官员休假称为告)”,“每五日休沐”,又称“五日休”,即上班五天休息一日。因朝廷要求官吏集中办公食宿,故“休沐”时,官吏方可回家沐浴更衣、探亲访友。此制沿用至隋唐。
唐改“五日休”为“旬休”,旬即十,工作十日休息一天。且休假需提前告假,休假后要销假。宋时宽松得多,节假日多达54个,一个月里可请五次急假,“一年之中以六十日为限。”,五月和九月分别有15日的农忙假和授衣假。
明清时,规定春节、冬至、皇帝诞辰这三个节庆日才休假,许多前朝假期被取消。
许多朝代在民间传统节日时,也与之结合放假。如,唐代,寒食与清明节令并列放假4一7日,宋特规定太学清明节教假三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导语:放假,这个词在现代是让人兴奋的词,尤其对于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来说,能休假真的是开心不得了,尤其节假日长休,那真的是开心飞起。那么古代呢?是否也有“黄金周”,是否也有周末?
不要以为节假日只有现代人才有,古代的官员阶层也有,搞不好比现代人更多呢。
现在的周末你可能去逛街看电影购物,但是古代的周末却是用来洗头休整的。
很多人或许会疑惑,在没有星期记日的古代,有没有周末休息呢?古代人上班是不是也上五天休两天呢?
现在笔者就来告诉大家,早在汉朝时期,古人就有周末了。《史记》里面记载,在汉朝,“每五日洗沐归谒亲”,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那时候的官员上五天班就休一天,干什么呢?回家洗头(沐,洗头发的意思)、拜访亲戚。所以这应该就是我国最早的周末了,这一规定延续整个汉朝,直到唐朝才被结束。
唐朝之后取消了汉朝为洗头发而设的“周末”,却多出了许多节假日,在宋朝时甚至皇帝高兴也成了节假日。
唐朝因为官员不需要在官衙里住着办公,那么就可以天天回家了,所以汉朝规定的每五天休一天的洗头假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于是唐朝改“五日一休”为“十日一休”,但是,官员们的假期却反而多了!唐玄宗时期,政府正式出台红头文件《假宁令》,规定“元正、冬至,各给假七日”,什么意思呢?就是元旦和冬至放假七天,这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黄金周”了,意外不意外?
当然,唐朝多的可不只是这两个黄金周,还规定了清明节放假四天,中秋、夏至、腊月各放假三天,乍一看,感觉放假比我们现在都多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