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带有月亮的优美诗词有哪些,请赏析?
明月,月亮,诗人带有月亮的优美诗词有哪些,请赏析?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咏月诗词,在唐诗宋词中比比皆是,而最有名的恐怕要数以下几位。
李白
静夜思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五绝诗,是表达诗人旅居在外,独自在床前案头不能入睡,皎洁的月光,透过房间的窗户,洒在床前的地上,猛然一看,犹如冬天的苦霜一般,又白又厚。诗人不自觉地顺着明亮的月光,抬头往外观看,天上一轮明月,洁白如银,房外亮如自昼。不觉便想起远方的家乡,但是现在的客店远离家乡,又怎能回去呢?就是明月照路又能如何,只好低下头来慢慢地想念故乡的亲人。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将春。
我歌身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時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李白的这首五言古诗,是描写诗人旅居在外,在皎洁的月光下,独自喝酒的孤寂情节。大概意思是:月光下的小院里,桌子上只有一壶酒,因为远离家乡,身边没有互相关心的亲朋好友,所以无法邀请,自已便独自喝起酒来。无奈何独自饮酒无味,便端起酒杯对月邀请,不成想连影带人却是三个。但是,月亮既不能饮酒,又不解诗人此刻饮酒的心情,而影子跟着自已的身子来回移动,也是徒有其影而无济于事。哎!诗人没有办法,只好将就着把月亮与影子当它自已的伙伴吧!如要尽兴地饮酒行乐,那还得等春天的到来。无奈何诗人起身来回走动,並随口吟唱诗歌曲子,兴起处,又跳起舞蹈,此時的身影也就更加零乱不堪,也无兴趣再去欣赏它了。
等到酒醒之時,影子与身体共同合好,不离不弃,跟情人在一起一样。等到酒醉之后,又是唱歌又是舞剑,影子跟身体都又分散开来零乱不堪。哎!这种游戏却是一点意思都没有,如果要把身体和影子放一起,永远不分开,去野外旅游,恐怕是不能完成的事情,什么時候才能是这样的结果呢?只有相约在遥远遥远的天河星汉之间,去聚会诉说衷肠!
张九龄一一望月怀远
海上坐明月,天崖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意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这首五律诗,是诗人借助措写皎洁的月亮,从大海的上面升起時,让那多情的人们,忽然想起情人,而又怨恨不能相会。而诗中起联又是绝好景色,其大致诗意是这样:
海上渐渐地升起了一轮皎洁的月亮,那远隔天涯的多情人们,正在翘首遥望着美丽而神秘的月亮,让无数的多情人们埋怨这长夜的漫长,而在这一整个夜晚当中,留下的只有单相思却不能和情人在一起。无奈之下,遂把蜡烛吹灭,那可爱的月光瞬间就飘洒整个庭院,于是,索性被起衣服到门外赏月,站立良久,湿重的露水渐渐地打湿了身上的衣服。此刻的美妙月光,我总不能双手捧起来送给你呀,我呀,还是回到寝室里睡觉吧,或许还可以在梦里与你相会。
唐诗宋词以及历代大家,描写月亮的确实非常多,总不能在这一時半刻里一一汇列与众,我想大家都能理解。因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朋友们!您们说是不是这样?
感谢网友们阅读,点赞,批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九思堂笔记,品读经典,提升素养。
您问:带有月亮的优美诗词有哪些,请赏析?
我答:太多太多,在此和大家赏析一首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念奴娇•中秋》
苏轼的另一首杰作,可称作是千古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姊妹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一提到带有月亮的古诗词,我们肯定首先会想到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浪漫的情怀、飘渺的思绪、美好的祝愿,让人向往、让人追忆、让人沉思,让人感伤。
这首千古杰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写于丙辰年(公元1076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任太守。中秋之夜,苏轼高兴的“欢饮达旦”,又思念弟弟苏辙,乘兴而作。
同样是苏轼的词作、同样写于中秋之夜的另一首词《念奴娇•中秋》,可堪称前者姊妹篇,甚至可媲美。
《念奴娇•中秋》
宋 苏轼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侵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那么,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情怀和意境呢?
有失意、忧愁、苦闷,也有对美好、洒脱的追求———赏析
上半阙:又是一个中秋之夜,苏轼独自身在高楼,放眼望去,星月璀璨,万里长空了无一丝云彩。清亮的月光由天空飞落(桂魄,月亮的别称,古人把月称为魄,传说月上有桂树,故云桂魄),照映之处,显现一片秋的清冷。
接下来,苏轼的思绪由现实人间转到了月宫。他想象,月宫琼楼玉宇,仙女们乘鸾凤自在地飞来飞去,祥和、自由、清净;从月宫俯视人间,江山秀丽清晰如画,村庄树木历历在目。
苏轼写这首词,应当是在公元1080年“
乌台诗案
”被贬黄州以后。词中在表达对
自由、美好、纯净的向往
的同时,也在隐喻或影射现实的“
嘈杂
”,也包含心中的不安、失意和苦闷。
下半阙:苏轼从遥想又回到眼下和酒杯。面对现实的无奈,悲情只能靠自己化解:举杯邀月,当做知己(“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演化于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醉舞狂歌,以酒消愁,忘却烦恼,不负良辰;又多想,不用乘坐大鹏之翅,无牵无挂、乘风直奔月宫,在那里尽兴地吹响横笛,让和谐、清美之声响彻天空和大地,唤醒人们心中的美好。
用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或者说对虚幻的超现实的遐想,来排解和摆脱心中的不满和悲愁,
上一篇:数据库学习多久能就业?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