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我听说,山东是中国的“武地”历朝历代会出武将,谁能说说?
山东,楚国,名将我听说,山东是中国的“武地”历朝历代会出武将,谁能说说?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我听说,山东是中国的“武地”历朝历代会出武将,谁能说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齐鲁大地人杰辈出;出过孙武、吴起、田单、陈汤、秦琼、戚继光等家喻户晓的名将。我们来看几个不那么户晓的武将。
曹沫
曹沫是春秋鲁国人,力大无穷。鲁庄公认为他是个难得一见的猛将,就让他带领军队和强大的齐国交战。
曹沫和齐国连续打了三战,结果这三战都输了;这下可把鲁庄公吓坏了,赶紧的向齐国赔罪,割地求和。但是他没有怪罪曹沫,依然用他为将。
可正当举行结盟仪式的时候,曹沫突然拿着宝剑跳出来,一把拉住齐桓公。齐桓公看着怒目圆睁的曹沫问:“你想怎么样?”曹沫大义凛然的反问:“齐强鲁弱,大王您恃强凌弱,你说该怎么办?”齐桓公无奈,只能被迫答应归还侵占的鲁国土地。得到承诺后,曹沫放下宝剑,面不改色回到群臣当中。
我认为曹沫身为武将被齐桓公,管仲三次打败并不是件可耻的事。他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可见其忠诚;他敢劫持齐桓公,可见其勇气;能料定齐桓公不会反悔可见其才智。
只是曹沫遇到了BUG一样管仲,才会连败三次。但一个对国家忠诚,有勇有谋的人,不管他的人生够不够辉煌,都应该值得我们学习。
赵登禹
赵登禹1898年出生于山东菏泽县杜庄乡赵楼村;13岁开始跟随名师习武,精通各种兵器和拳术,尤其善长空手夺兵刃。
1914年16岁的赵登禹跋山涉水,步行1800里到陕西冯玉祥的16混成旅当兵。一身好武艺的他很快被冯玉祥看中,当了随身护卫兵。
此后赵登禹因屡立战功,1922年第一次直奉大战因功升第一连连长;1930年中原大战因功被任命为109旅旅长。
九一八事变后,1933年日军进攻长城一线,赵登禹奉命把守喜峰口阵地。赵登禹率领的109旅在喜峰口之战砍杀日军5000余人,炸毁大炮18门,取得了“九一八”事变以来的首次大胜,史称“喜峰口大捷”。而赵登禹也因此升为132师师长,授陆军中将军衔。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赵登禹被任命为南苑指挥官。7月26日赴南苑负责北平防务,与日军激战6小时。7月28日集结途中,被日军伏兵击中,壮烈殉国,时年39岁。
赵登禹也是抗日殉国的第一位师长,一位真正的抗日英雄;我们应该永远铭记。
曹沫,赵登禹都是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中华民族正是因为有无数的这样的人才能千年不灭,万世传承。后辈的我们当继续发扬光大,复兴中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山东可以说是将星云集,开国时期就有80多个获得将军军衔,历年来出身的上将就有近30位,少将以上超过700多位。这一位位的山东将军前仆后继奔赴抗日战场,为了国家与民族能够早日摆脱侵略者的侵害和奴役,抛头颅洒热血,历史会永远铭记他们的功绩 。李新良生于1936年11月,山东莱阳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上将军衔。南京工程兵学校军事学院基本系毕业。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副司令员,沈阳军区政治委员,沈阳军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司令员等职。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
齐鲁大地,亚圣孟子;兵圣孙子、亚圣吴起。而在现代史中,齐鲁将军更是数不胜数。据统计山东籍将军共计781位,其中上将29位,中将119位,少将633位。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开国将军,在175位开国中将中,山东籍的开国中将有三位。福垊的夫人就是山东人,
王耀武出生于山东泰安的一个农民家庭,年轻时做过小商人,1924年王耀武成为黄埔三期学员,走上从军道路。抗日战争期间,王耀武多次与日军发生恶战,先后担任了51师师长,74军军长,第二十集团军司令,第四方面军总司令。好不过分的说,王耀武是抗日战争期间与日军作战最多,杀敌最多的将领。王耀武这个最大的特点是,善于打仗更善于做官。打仗方面,王耀武素有“宁碰阎王,莫碰老王”的称谓。十分了得。王耀武很有经商的才能,在国民党政府权钱交易流行的官场上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很多同期毕业的黄埔生,都成了他的下属。
刘中华:开国将军(1917——2018),山东文登人, 1934年入伍,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949年担任第30军政治部主任,参加了渡江战役。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海军高级专科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东海舰队第六舰队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山东更多的是出名相,有“山东出相,山西出将”一说。
列举下山东的名相:
伊尹,上古大贤,辅佐成汤兴商,又为了推翻夏朝亲自去夏都做厨子卧底套取情报。
商朝建立后,伊尹大权在握,辅佐少主,有废立之权而无僭越之心,被后世称为帝王之师,成为名相的典范。
晏婴,齐国名相,形貌低矮然志气绝高,谈笑间化解大国机锋,对内更能从善如流,善待下人。
陈平,汉高祖时屡出奇谋,吕氏乱政后期 又与周勃,灌婴等人拨乱反正,重整河山,最终官拜丞相。
公孙弘,大器晚成型名相,四十多岁还在放猪,五十岁发奋读书,六十花甲之年被召见却没有引起皇帝注意,回家后再次总结归纳得失,最终以七十高龄拜相,辅佐汉武帝,支持其北击匈奴。
诸葛亮,琅琊奇才,自比管乐,有怀抱宇宙之机,匡定寰宇之才,最终辅佐刘皇叔三分天下,奠定三国鼎立之势。
王导,琅琊王氏杰出代表,在五胡乱华的局面中激流勇进,力辅司马睿上位,统一南方,建立了东晋,保住了汉人半壁江山。晋帝非常倚重,有所谓“王与马,共天下”之说。
上一篇:每次出差回来都被要求在外隔离一周以上才让回家,是不是神经过敏?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