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大家口中的“小农意识”是什么意思?
农民,意识,小农意识大家口中的“小农意识”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民意识,有一句农村话可以代言——老婆孩子热炕头,是说只专注于一亩三分田,只活在当下,又比较容易满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在故意贬低农民,是一种不尊重农民的做法。其实农村里的农民就有很多出类拨萃的人。比如农民歌毛朱之文。试问又有多少城里人能够与之媲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农民我来回答你,以前有人说这话还行,那时我们农村经济差,交通差,信息传输更差,接触的知识面窄,视野和格局小,小部分人很多时候只在乎眼前利益没有大局观
现在再这样说,我就不是很认同了,我们农村早已不是以前那个日出而作,靠天吃饭的时代,在加上现在国家新农村建设,不管是交通、信息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再加上国家的政策红利,农业生产依托现代化科技技术,在不同方面都得到很大进步。
现在火热的乡村游,要是我们还是以前的“农民意识”你们城里人会愿意去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时候整个社会各个群体都存在的思想意识,被某些专家们硬是强加给某一个群体,贯之以\"某某意识\",这是对某一个群体的侮辱性语言。
某些专家对某些现象无法解释时,往往做出一些不切合实际的定论,比如对一些因循守旧的思想称之为\"小农意识\"。其实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思想存在于社会的各个群体,并非农民专有,而某些专家考虑到农民的经济条件差,文化水平低,法律意识淡薄,不会找他维权,所以,就在社会上找一个最弱的群体去抹黑。如某大学教授王福重就是很好的典型,他在电视节目上大放厥词,侮辱农民,侮辱先烈,言语之恶毒,用词之卑鄙无不登峰造极。
如今社会上有些人非常喜欢搞\"群体黑\",\"地域黑\"。\"小农意识\",\"某某省小偷\",什么坏人变老,等等偏激言论,有时候还会在网上引发\"大战\"。本是社会普遍现象,非要说成某一群体的专属,本是偶然现象,却要说是某个群体的普遍现象,接着挑拨舆论群起而攻之。我不认为这是什么言论自由,只是各群体之间的相互伤害,即不利于社会和谐,又不利于人民的团结,还很可能给企图分裂我国的外部势力所利用,也可以说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行为。
规范网络语言,文明用语,安全用语,和谐用语,是我们每个媒体人责任,也是整个社会全体公民的责人。再不要把社会上的任何不良行为以\"小农意识\"而蔽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民是一种职业,近现代农民更是一种身份。无论是职业还是身份,农民其实都不具有某种特殊的属性。农民意识这个概念本身就是有问题的。按题主的意思应该叫小农意识比较准确。小农意识的具体表现有不思进取小富即安目光短浅办事愚蠢等等,是个十足的贬义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什么有人说:你这是农民意识,这农民意识是指什么意识?“
先看看百度搜索:
“农民意识”这个概念本身是有问题的。应改为“小农意识”。 农民只是一种职业,当然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更多地是一种身份。无论一种职业,还是一种身份,“农民”不具有某种特定的根本属性,不具其必然的某种特殊的思想意识或行为特征。
关于小农意识有关论述是这样定义:小农意识指为满足个人温饱,在一小块地上自耕自作,无约束、无协作、无交换而长期形成的一种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简称小农意识。心理素质上表现为求稳、怕变、盲目和狂热,从而形成很大的保守性,本能的排斥变革,缺乏主动进取精神。
如上所述小农意识的表现形式,即以土地和农业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小农经济
,自我国农村五十年代实现人民公社化,小农经济即退出历史舞台,直到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按下了18颗红手印,搞起了分田到户“大包干”,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由此小岗村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至此宣告了农业“大锅饭”成为历史,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发挥出“小农经济”大能量,给农民凭自己的辛勤劳动走上致富路解除了桎梏,成为名正言顺,天经地义的行动。为中国全面改革开放树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一面旗帜。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