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老人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真的七岁时就断定人生吗?
孩子,七岁,三岁老人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真的七岁时就断定人生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按照现代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四岁之前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也就是说,四岁以后,一个人的性格基本就定型了!这个还是非常有指导意义的。按照我们自己的经验,大概也是如此,孩子的性格很小就已经形成,后期改变的可能性非常小。而七岁之前是孩子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比如做事认真,比如喜欢看书,等等。当然习惯是一辈子的事,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习惯,但是很多幼年的习惯可以影响一辈子。
所以,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古人长期总结的经验,还是对我们有很好的指导价值。一定要做好幼年教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七岁真的可以断定人生,但和孩子没有关系,更关键的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在网上看到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小女孩在一年级的时候喜欢上了班长,她还很害羞的告诉了妈妈。
但她的妈妈并没有责骂她,而是对她进行了鼓励。
有一天小女孩在写作业的时候,偷懒不好好写作业,她妈妈说到你喜欢的男孩,肯定很努力在学习,要不然人家怎么会当上班长呢?
小女孩听后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拼命努力的学习,自己也拿到了不少的奖状。
终于当上了副班长,就在她认为可以进一步接触到喜欢的男孩时,一件事情彻底击垮了他。
在一次班级的活动中,身为班长的男孩对另外一名女孩说,长大了要和她结婚。
听到这个消息后,小女孩非常的伤心,回到家后她的母亲并没有责怪她,甚至去打骂她。
而是把她搂在怀里,安慰她说你是最棒的,你就是妈妈的骄傲知道吗?
后来女孩此后也犯了很多的错误,但是她的妈妈每次都包容她,后来她也成为了独立有气质的女生。
所以,三岁看大和七岁看老,是我们民间广泛流传的一句俗语,很多家长看到孩子有不好的苗头,尤其是男孩子喜欢打闹,父母可能给予严厉的批评甚至棍棒教育。
但也不要忘记了我们还有一句俗语,养不教父之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且是最重要的老师,孩子以后成为什么样子,和父母的教育方式密切相关。
所以七岁真的可以断定一个人的一生,孩子具备很强的模仿力,其实父母什么样子,孩子未来就会什么样子。
如果你已经成为父母或者即将成为父母,下面的思路仅供大家参考。
1.多陪陪孩子
有句话说的好,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我们人类是讲究情感互动的,而且孩子也会模仿大人的行为和思维。
休息的时间,多陪陪家人,引导孩子成为坚强、勇敢的人,让孩子的人格得到健全的发展。
2.多鼓励,少批评
孩子为何需要鼓励呢?因为他对这个世界处于懵懂状态,有些行为可能在我们眼里看起来傻傻的。
有些父母可能会不耐烦,一言不合就开始打骂。
随后很严厉的说出正确的方式,孩子在父母的恐吓下,只能乖乖的听话,这样的教育看似没问题,也好像达到了效果。
但孩子长大后并不会感激父母,也许他嘴上不会说什么,毕竟是自己的父母,但是他的内心一定会有遗憾的。
只有鼓励才能产生正向的情感流动,孩子在感受到父母的爱意时,知道了事情原来要这样思考和行动,就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其实鼓励的效果更好,也能让孩子的人格、心智以及未来的社会关系中得到良好的发展。
就像杨迪下跪父母,感谢父母这些年对他的鼓励和支持。正是因为父母的支持,才让他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如今自己成功了,非常感激父母当年对自己的支持。
我看到这个心里也有一些难受,其实这个世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废材,只要父母当年多些鼓励,只要孩子的爱好有意义并且能在未来养活全家父母就应该多鼓励。
你认为呢?
好了,我是@成长伴书行 点击右上角关注,陪你一起阅读经典好书,可以点击我的头像,进入主页搜索家长两个字,查看我之前写的有关《隐秘的角落》中朱朝阳原生家庭的相关问题,希望可以带给你更多的启发,多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人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意思是说小孩子在三岁的时候就可以基本看清他成长后的心理、性格等;孩子到了七岁,就基本可以知道孩子一生的发展状况。
这是古人的经验之谈,有一定的科学性,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毕竟人的一生有很多偶然性,很多改变是可行的。
3岁和7岁是孩子成长发育的两个重要关节点。英国伦敦精神病研究所教授卡斯比指出,一个人对3岁以前所经历的事情会像海绵一样吸收。也就是说,孩子在这时期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将会形成相应的性格。
7岁是孩子发展的黄金期。人在发展到这个时间点以后,生理、心理等都达到了一个成型的阶段。7岁以前的成长过程对儿童的影响很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