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下一个支撑经济增长点在哪里?
经济增长,互联网,产业下一个支撑经济增长点在哪里?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新零售、大数据、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通讯技术产业、基因治疗药物研发、国防产业、新型农业、机器人、新能源技术产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等。我个人觉得,国防产业如果目前有的放矢,尽量要亮剑,每年和美国一样要打仗,积极打战,把国防产业做强做大,利用国防产业产生的新技术,再去反哺其他产业,同时也让国家地位提升,国家利益别人不敢去打主意,以攻代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今年以来,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党中央、国务院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创新宏观调控方式,主动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结构调整、民生改善,保持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一季度经济增长与预期目标相符,就业形势稳定,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逐步深化,需求结构、生产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商业模式发生较大的调整,一些新的增长点破茧而出。
一、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积极因素和新动力正在积聚
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结构优化升级成效显现,创业创新活力迸发,经济发展在多方面、多领域呈现新亮点。
一是农业、服务业、就业总体稳定,民生改善的基础比较稳固。夏季粮油面积增、长势好,“菜篮子”产品量足价稳,春耕春播进展顺利。服务业持续较快发展,一季度同比增长7.9%,比去年同期有所加快。就业形势基本平稳,城镇新增就业324万人,大城市调查失业率总体稳定。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加快,重点民生领域支出得到较好保障,企业退休人员和居民养老金标准、居民医保补助水平等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分别增长7%和8.9%。
二是调整转型起步较早的地方成效初显,新兴产业拉动作用增强。东部地区和部分中西部省份经济发展比较平稳,企业创新发展的意识明显增强;一些困难较大的地方,也有不少企业努力适应市场变化,加快调整转型取得积极成效。信息软件、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一些地方经济发展新的动力。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明显高出整体工业水平。
三是简政放权有效释放微观主体活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日趋浓厚。市场主体继续大幅增长,一季度全国新登记注册企业同比增长38.4%,新增注册资本增长90.6%。创业主体日趋多元,大学生和返乡农民工创业势头良好。深化行政审批和监管执法等改革,不断改善创业环境,一大批市场化、专业化的新型创业孵化机构涌现出来。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新增长点快速成长,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与传统产业融合,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基因检测、健康服务等领域增势强劲,一季度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同比增长24.5%,快递业务量增长46.8%。
四是新的消费模式和消费热点发展加快,线上线下互动成为新趋势。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0.8%,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越来越多的实体商贸流通企业纷纷“触网”拓展营销,网上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1%。信息通讯、文化旅游、新能源汽车等热点消费持续扩大,净增4G用户超过6400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增长87.9%;电影票房收入增长42.4%;入境旅游3095万人次,由去年同期下降5.9%转为增长2.5%;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2.8倍。
五是资本市场持续活跃,对提振社会信心、推动要素流动、促进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改革深化和政策利好因素作用下,市场预期明显改善,沪深股市持续放量上扬,中小板、创业板指数上涨尤为强劲。证券市场融资在社会融资总规模中占比提高,股权融资功能明显恢复,规模达到2410亿元,增长54.7%;债券市场融资3.13万亿元,增长40.4%;上市公司兼并重组涉及金额1151亿元,是去年同期的3.4倍;新三板挂牌企业一季度新增近600家,市场规模和覆盖面快速扩大。这些对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促进兼并重组和中小企业发展发挥了助推作用。
六是“三大战略”全面布局,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新增长极和增长带初露端倪。“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由顶层设计转向专项规划与具体实施并进,一批交通、生态环保、产业以及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能源资源、装备产能、经贸、人文交流等重大合作项目已经启动实施。一季度对外投资增长29.6%,利用外资增长10.6%。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稳步推进, 这些都将进一步统筹国内国际资源,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增强新的增长动力。
二、经济运行走势分化,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在看到经济基本面没有改变、结构调整和增长动力转换稳步推进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外部需求收缩,内部多种矛盾聚合,经济走势分化,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一季度以美元计价的进出口总额下降6.3%,其中出口增长4.7%,但3月下降15%;进口量价齐跌。规上工业增加值仅增长6.4%,同比回落2.3个百分点。投资增长13.5%,同比回落4.1个百分点。全国公共财政收入同口径仅增长2.4%,规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2.7%,已连续6个月下降,亏损微利企业增多。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4.6%,连续37个月下降。一些方面的风险有所暴露,信用违约事件增多。
总的来看,当前受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共同作用,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进一步凸显。近一个时期,出台了降息降准、减税清费、促进公共投资、稳定房地产市场等一系列预调微调政策措施,正在陆续发挥作用,“稳”的因素在增多,但促进需求回升需要一个过程。目前我国在稳增长方面具备不少有利条件,发展回旋余地大、制度优势强、可运用政策工具多。只要把握好近期政策和长期政策的结合、发展政策和改革举措的结合、国内政策和对外经济战略的结合,不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充分激发各方面积极性,是能够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的。
三、下一步重点工作
做好当前经济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及时进行预调微调,高度重视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保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综合平衡,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狠抓工作落实,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重点要抓好六方面工作。
上一篇:太原公立幼儿园电脑派位公平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