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国养猪业将会进入一个怎样的发展模式?
养猪业,猪场,规模化中国养猪业将会进入一个怎样的发展模式?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将导致生产方式逐渐改变。绿色、有机、环保饲养模式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国复杂的地形结构造就了世界上最多的地方品种,1986年《中国猪品种志》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中国现有地方猪种48个。中国是世界上猪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占全球猪种的34%。尽管地方猪有诸多的优良品质,但最大的问题在于经济效益。在猪肉温饱的年代,由于市场对高瘦肉率猪种的过度追求和经济利益的驱使,规模化猪场绝大部分都是饲养商业化非常成功的专门化品系,地方猪要么被杂交改良,要么被挤到偏远山村,由于中国人对土猪肉的偏爱得以苟延残喘,虽然开发了”白猪肉黑猪皮”的品种,但没有真正对地方品种进行合理利用。
目前生猪出栏量基本接近峰值,未来10年内人们对猪肉的需求绝对是求优、求精,如果还想用目前的快大猪(鸡)平淡的口味去满足市场需求,成为市场的主流,利润空间肯定不会高到哪儿去。我认为目前病态的高密度、高集约化的生产方式之所以持续并成为主流,可能是被世界发展中国家猪肉温饱的市场需求空间,如何保护和开发地方品种、开发个性化的市场需求,去实现健康、绿色、有机、环保饲养模式绝对是未来的一个大方向,也是一个大趋势。
三、饲用日粮结构、环保消纳面积决定猪场的规模与布局调整。
自从养猪规模化开始,玉米(1829, 8.00, 0.44%)—豆粕型日粮就成为主流,但中国的饲用玉米、豆粕均无法自给自足,依赖进口。当中国的养猪原料开始依赖进口,并且让污染在中国的土地持续,而且还是免税的,这应该不是一个发展中的政府愿意看到的。未来市场、政府应该会主导饲用日粮结构的多元化、区域饲料资源开发和有效利用,该方向应该和地方猪的开发利用有更高的契合度,从而带动养猪模式向新型环保、健康、生态方向发展。
不管15年后环保如何实现零排放、达标排放等宏伟目标,如何规划禁养区,猪粪尿处理的最佳方式始终是还田利用。还意味着每个猪场必须有可以消纳的土地面积,如果规模过大、过于集中就意味着猪场粪污处理的成本要提高。在未来逐渐理性的养殖利润面前,成本的提高意味着丧失优势。中国平坦的北方粮食产区不像美国,没能集中中国最大规模的养猪群体。中国有着复杂的地形地貌且人口稠密,如何因地制宜有效布局并站稳脚跟将是未来养猪企业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经过这次疫情,国家将加大养殖业投入资金。猪肉关系到民生的大事,习主席说,生命安全和民生放在首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的养猪业将成为公司养殖的趋势,他们有雄厚的资金链,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有过硬的养殖设备,公司资金雄厚就是出现了养殖死亡事件他们也扛得起,比如像这几年我国出现的非洲猪瘟,即便是猪全死了,像大公司就无所谓,第一他们有公司,第二他们有国家补贴,去年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报道,说一家养殖上万头猪的养殖户,故意让猪饿死了,上报是非洲猪瘟取得国家补贴,像我们小养殖户将来就没有什么发展了,特别是这个非洲猪瘟年代,你辛辛苦苦养了一只年的猪,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个什么瘟,猪有一下全死了,让你赔得个精光,赔了❤血,赔了钱,我就是个小养殖户,我辛苦养了几年的猪,去年来个非洲猪瘟,猪全死光了,我把以前在外面打工的钱去年全赔进去了,小养户又没有一分补贴,真是欲哭无泪,所以我觉得今后的养殖将会成为公司养殖趋势,小养户将会自逼淘汰[流泪][流泪]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逐渐大规模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经过这个温情,他们养猪的发展模式都是提心吊胆的。
上一篇:华为MateBook系列和荣耀MagicBook系列的差异?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