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正确认识孩子的心理变化?
孩子,心理,您的如何正确认识孩子的心理变化?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另外,就是关注孩子的、日常表现,睡觉、饮食等等;我们希望孩子的心理是健康活泼的,家长本身就要做出好的榜样,以身作则,如果家长本身就是不健康,那孩子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想要获得更多的关于孩子心理内容的知识请关注我,我是奶爸煮夫,让我们共同成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心理狙击,很高能能回答你的问题
如何正确认识孩子的心理变化?我觉得要尽可能多的了解孩子心理特点,并且多观察孩子,看有没有做出和日常行为相反的举动,就可以说明孩子心理是否有了变化。
心理变化是一个过程,但是小孩子比较敏感,变化也比较快,也有好也有坏。绝大部分可以从行动中看出来。
我们先来说说好的方面: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有正常的智力、有一定的求知欲
第二:能随着年龄的长大,能逐渐学会管控自己的情绪,并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第三:能够与周围的人正常交往,乐于助人,并且逐渐由团队精神的概念
第四:有自制力,能够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逐渐适应周边的环境
第五: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以上五点,是基本的特点,如果家里人发现孩子有以上的行为习惯,说明孩子的心理是健康发展的,是开朗活泼的。
下面来说说不好的方面:
第一:有焦躁等负面情绪的表现:比如不愿意上学,容易生气。
第二:不合群,不愿意与同年龄的小伙伴一起玩耍,且沉默少语。
第三:过分活跃,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有轻微暴力倾向
第四:生理表现:比如遇到某些事情,马上就可能出现头痛、恶心的表现。然后送到医院去检查,又查不出任何的问题。
如果家中发现孩子有以上的行为表现,说明孩子心理出现了问题,可能是害怕、恐惧、逃避、焦虑等。
对于孩子的心理问题,如果家人不能及时的干预,会给孩子将来引起严重的心理障碍,会影响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学习成绩和人际交往能力。
以上是我个人的观点,如果对你有帮助,记得关注评论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变化是很正常的事情,对于家长来说主要要掌握孩子关键的三个叛逆期,第一个是:幼儿期,2-3岁,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出现不听话对很多事物的认知不清的情况下做出难以理解的事情,因为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思维模式,就是不知道怎么表达出来,所以这个阶段一定要有耐心,多鼓励孩子!第二个是:儿童期,在7-9岁,这个时期的孩子自我的意识越来越强,有些地方不想受家长的限制,这个时期的孩子一定要多引导,少限制孩子,多了解孩子的想法陪伴他度过这个特殊时期。第三个是:青春期,12-18岁,由于生理的变化,孩子的性格和心理状况变化很大,这个时期家长应该尊重孩子,少去控制孩子,正确的引导,把孩子当成一个成年人来对待,这样孩子会很容易接受家长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如何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呢?
1,关注孩子的饮食,睡眠及身体情况,一般孩子出生都是我们父母带他长大,有的孩子睡眠不好,有的孩子吃得很多,很少,有的孩子会尿床……这些问题偶尔出现都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经常发生,孩子还会出现一些头疼,身体不适,而且体检查还没有发现异常,要考虑孩子是否有心理问题障碍了。
2,关注孩子的情绪,一般正常孩子的情绪会随所遇,看,听,想或所遭遇到的事情而发生变化,情绪反应程度适度,可以理解,如果孩子的情绪变化与所看,所听,所遇的无关,莫名其妙地哭和笑,或是过分担心一些事情和恐惧一些事情,持续性地出现情绪低落,甚至有轻生观念行为,过分愉悦,甚至因一点小事就会大发脾气,情绪起伏波动很大……表现2-4周以上,是否要考虑孩子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障碍了。
3,关注孩子的言语,认知,如果孩子言语发展比较同龄孩子,很晚,理解记忆比较同龄孩子很差,还说一些奇怪的,让人难以理解的话,重复说话,自言自语,或话很多……都要注意孩子是否存在心理问题障碍了。
4,关注孩子的行为,如果孩子从小比其他孩子都明显好动,也比其他孩子都易分心,最近变得活动特别多,不加控制的行为,或者活动非常少,动作缓慢,呆坐少语,自杀自伤,很懒散,不做事情,者重复做事,兴趣异常,行为怪异,还常常破坏公物,说谎逃学,离家出走,冲动等等,都要考虑孩子是否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障碍了。
5,关注孩子的人际交往和适应,如果孩子过于孤僻,不分亲疏,不会用正常的方式与他人交往,适应学校生活困难,学习成绩明显下降等等,都要考虑到孩子是否有心理问题障碍了。
总之,怀疑孩子有心理问题障碍时,应及时带孩子寻求专业机构医院的帮助。我们父母要细心留意的观察,是我们对孩子的一种保护,看得见的伤并不一定是致命的,看不见的伤却是最危险的,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父母要善于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上一篇:为什么说去浙江的山东人都是人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