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马来西亚新加坡华人为什么普遍使用普通话写简化字,而非家乡话繁体字?
马来亚,华人,新加坡马来西亚新加坡华人为什么普遍使用普通话写简化字,而非家乡话繁体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马来西亚新加坡华人为什么普遍使用普通话写简化字,而非家乡话繁体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顺应大局而为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世纪30-60年代初期,马来亚包括新加坡为最大城市。马来亚华侨华人有三种政治倾向,华侨,特别是年轻人,大多倾向共产党,典型代表人物是陈嘉庚。少数华侨倾向国民党。明朝移民和自小接受英文教育的海峡华人倾向英国人。
马来亚华侨自力创办约1400间中文小学,70间中学和50年代创办一间中文大学叫南洋大学。华校老师思想多倾向共产党。所以回国参加抗战,组织抗日义勇军和回国建设国家大有人在。
50年代末期,马来亚刚独立时,最强大的华人政党是左翼的劳工党,后来与人社党等结合为社阵。
右翼亲国民党的,海峡华人和接受英文教育的华人组织讨好马来人的政党叫马华公会。它与巫统(马来人统一机构),印度国大党成立英国人所认可的联盟。独立后,他们组成联盟政府。
在60年代,联盟政府通过多次的逮捕和长期监禁,把劳工党和社阵瓦解。并在1961年成功把华文中学改制为英文中学。
坚持抗争到底的教总(华校教师总会)主席林连玉老师被吊销公民权,使其无权继续抗争。
阴差阳错,因为改制成英校的过程太过顺利,政府学校师资不足。华人家长又不愿意送孩子去读马来学校,于是董总(华校董事会总会)又领导马来西亚的华人创办60间私立的华文中学。在这个过程中,政治成为华文教育工作领导者的部分工作。包括帮助反对党竞选和坐牢。
马来亚的中文教育到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主流思想一直是倾向中国的,所以用简体字和汉语拼音是理所当然的。在六十年代甚至还用过一些超简体字如知道的道写成走人旁加个刀字呢?
李光耀是自小接受英文教育,政治倾向英国的精英。他是比胡适和傅斯年更洋化的精英。他的政治操作比较复杂,简单地说就是利用劳工党起家,然后把它干掉。并且彻底把新加坡的中文教育连根拔起!原因是他认为华校是共产党的温床。新加坡的中文是可有可无的第二语文(second language),水平就是小学程度而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明智之举。语言文字的传承是以民族和国家强盛为依托的。简化汉字和普通话简便美感使用人数众多,必然长远主导华语文化圈。而繁体汉字和港台方言边缘化或者消失只是时间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新加坡人认为汉语是外国语,应该以外国的标准读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与时俱进是时代的特征,汉字总体是简化趋势。汉字简化好学好认,方便交流。
繁体字迟早会被简化字取代。
新加坡在这方面做的很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整个东南亚华人都用简体字。只是港澳台用繁体字而已。以前东南亚的通用华语是粤语。现在通用的华语还是粤语,但改革后普通话用处提高,还有几百年来就是国语,那更是当然的事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那些华人,大多都是早期的时候,中国大陆迁移过去的。大多是建国后,而普通话及简化字已经在国内推行。
到了文革时期,社会动荡,人人自危。所以干脆躲到国外,以免被迫害。因此后来,就把普通话和简化字传承了一部分下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