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能提出问题,也是学问吗?
学问,问题,小吏能提出问题,也是学问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不许动!”小吏只好坐在椅子上接受他的大礼参拜。
李相行过礼后,诚恳地说:“我身居高位,却常常读错字,实在惭'愧。从今以后,你就是我的‘一字师’,我要再读错字,请你一定要给我指出来,千万不要客气啊!”小吏见李相身为大官,却能如此虚怀若谷,不耻下问,深受感动。从此,小吏更加敬佩李相。
官位不是学问大小的标志,更不能衡量一个人的学识与才干。学问和才干来自于学习和实践,不管一个人的职务多高,年龄多大,凡是没有学习和实践过的东西,都是他人的学生,因为知者为师。李相虽居高位,他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能胸怀开阔,不耻下问,拜小吏为“一字师”。
梅兰芳与沙市京剧团原艺委主任郭叔鹏有一段交往。那是1950年4月20日,梅先生率团到汉口演《女起解》之时。这出戏,对于从小就和京剧结缘的郭叔鹏来说,不知看了多少遍,但亲睹梅先生的演出还是第一次,因而他显得特别认真。
戏中苏三有一段“反二黄”唱段,头一句崇老伯说他是“冤枉难辩”,一个“难”字,让郭叔鹛微微皱起了眉头。不对呀,这个“难”字似乎与整个剧情相悖!初生牛犊不怕虎,当年33岁的无名小辈郭叔鹏看完戏径直走进后台,向正在卸妆的梅先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梅先生,您看崇公道的念白里面,哪儿有苏三所唱的冤枉难辨的意思呢?相反,倒是说他的官司,可能有出头的希望了。”
“对!对!对!,梅先生认真地听着,不时地点头,“您的意见对,提的很有道理,依你之见,应该怎么做才好呢?”
原来郭叔鹏只想提提自己的见解而已,万万没有料到梅先生不耻下问,请教他这个毛头小伙子,故而一下子不知怎么回答才好,沉吟片刻,郭叔鹏忐忑不安地说:“梅先生,您看能不能只动一个字,即将难辨的‘难,字,改为‘能’字。”
“嗯……”梅先生脸上露出了笑容,“改词不改腔,这样跟头里的念白,就比较连贯了,观众听了也容易接受。,,从那次后,梅兰芳在《女起解》中这句词便都唱“冤枉能辩”了。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像梅兰芳这样的京剧大师也有疏漏之处,像郭叔鹏这样无名小辈也不乏知识渊博之人。梅兰芳不以名自居,躬身向无名小辈请教。郭叔鹏初生牛犊不怕虎,敢对名师、名人“施教”,终于得到梅兰芳的赞赏。郭、梅二人的精神都是难能可贵的,令人敬佩。
我们不仅要“不耻下问”,向不如自己的人提问而不觉得羞耻,还要上问,向比自己优秀的人请教,还要多问、善问,问出技巧、问出水平、问出真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更快地吸收别人的优点,汲取知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为今后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类就是在问题中进化演变的,每一个问题的解决或理解都会加速进步的步伐,民族智慧的提升,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各行各业提出问题越多体制就越趋完善,应该说不断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就是催生新的生产力新的生产关系的推动力,社会就是在矛盾中成长矛盾中进步的。因此,善于否定,善于提出问题更是不可缺少的学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学问分开看就是学和问,如果连问都不存在那还学什么?
提出问题的前提是发现问题,发现问题的前提是思考和实践。博学切问,所以广知。一个人如果生活中什么都不懂也不去问,尤其是不懂装懂。那证明他的心智还处在婴幼儿阶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巨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肯定是学问,不然那么多人都不能提出来,就只有他能提出来,说明他的见识广,能见解别人不一样的思路。
上一篇:该不该在家全职带娃?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