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纵观中国的传统节日为什么都与迷信有关?
迷信,传统节日,节日纵观中国的传统节日为什么都与迷信有关?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纵观中国的传统节日为什么都与迷信有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应什么都往迷信边上拉,什么都扣上迷信的大帽子,这是很气妥的,世界并非真是不黑即白。世界是丰富多彩多样的,人亦如此,并不是不是科学就是迷信。科学,迷信之外还有哲学,文化,心理等等。人会有认知错觉,也会偏激情绪,这可理解。而对一些事不做充分认知理解,就凭感观而自以为是的乱扣帽子就欠妥,给人戴高帽尚可,而戴的是紧箍咒,人就不喜欢而憎恶了。把传统节日都说成与迷信有关,是会犯众怒的,迷信这顶帽子是不可乱戴的。
不要只把世界一分为二,不是科学的,就是迷信的。也不应总是自以为是,将科学或迷信的帽子随便乱扣乱戴于人。我对传统节日不是十分了解,但也略知二三。过去人对科学,迷信并无清楚概念与界限,何来科学迷信说,这是后人硬性强加的。不应只以今人之见而度古人吧。尽管有些节日确可与迷信沾上边了,但究其初始,并非如是。
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有简单形象易认易记的特点如春节,一月一;龙抬头土地诞,二月二;黄帝诞,壮族歌圩,三月三;端午纪念屈原,五月五;牛郎织女七夕情人节,七月七;重阳敬老节,九月九。这未必是真真实实的,只是利用月日重之这个形象简单,易识易记这个特点而为之。节日就是一个重要节点,有特殊意义或纪念意义的。如春节正月初一,除夕是一年的始终,人是重时的,也望有善始善终,故隆重纪念之,作大节大事看。后来加入的种种活动,祭拜什么的,可能有迷信成份,但节日本身却是与迷信无关的。
节日的形成必是有原因有理由的。有的是为纪念祖先或名人或英雄而特设的,有的是为纪念某些大事或大活动而定做的,如清明节祭祖,端午赛龙舟包粽子纪念屈原,八月十五中秋拜月,有的是对天地的敬畏敬仰,有的是对丰收成功的渴望梦想,这关及人的生死纪念,关及天时地理人事变化,关系农业,物候,关系文化心理,关系家国情爱,关系方方面面,迷信仅是一点而已。不要只见一点而就否定全部,以偏概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迷者自迷,信者恒信。因为懂得,才会热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观点太片面。迷信是个现代词汇。古代人可不怎么认为。传统节日与其说是与迷信有关,不如说是与祭祀先人,纪念英雄人物有关。网上这方面的信息太多了。这里简单说说缘由:
1.传统节日与古人认识的天文历象和季节物候变化有关;
2.节日对于农业生产有重要指导作用;
3.节日与人的文化心理的同构有关;
4.节日与人生理调节和休息有关;
5.节日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关;
6.节日与商业化的消费有关;
7.节日是一种文化现象;
8.节日是民族差异化的一种体现;
9.节日是人发泄内心某种力量的渠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家好,我是乔冠钧。
中国的传统节日已经延续上千年,积淀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从古至今,还可以清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我国传统节日丰富多彩但人们现在对传统节日还有着封建迷信。
传统节日与迷信的关系
当代社会在民间流传所有违背科学和科学无法解释的事都可以说是迷信,但是很多传统节日因为民众已经习惯民俗,大多把民俗流传了下来。
比如说端午节在古时候是以龙为首,每次都要先祭拜上天、祖先还有龙,所谓的“讲究”可以说是千奇百怪,但是传承到当代,虽说没有祭拜了,但是在一些城市还有所保留封建迷信。
还有我们每年必过的春节,春节的讲究那是更上一层楼,祭灶、守岁、扫尘、抱油罐走一圈、烧纸等,延续到现在,人们已经把这些当作习惯了,但封建迷信我们还是要剔除的。
可以看出传统节日的迷信都是由古代延续过来的,人们也已经形成习惯。
传统节日可以脱离迷信
也有很多传统节日与迷信是无关的,比如中秋节处于秋分之间,是庆祝丰收的意思,还有二十四节气是根据自然节律变化确立的。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长期以农耕为主要生产生活方式的社会,受物候天气的周期性转换。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中国传统节日的精华是要我们去传承的,但是很多封建迷信的思想,是与当代价值观相背离的。
当代是核心价值观取向,比如艰苦奋斗精神、勤俭节约精神等,都要确立起来,形成新社会新道德。我们应大力提倡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但对其严重封建迷信理应剔除。
我是乔冠钧——干货的生产者。文风多变,活力无限,关注我,让思维开花。
上一篇:上市公司可以靠增发股票还债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