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曹魏历代君王都很睿智,最后怎么会被司马氏取而代之?
司马,司马懿,曹丕曹魏历代君王都很睿智,最后怎么会被司马氏取而代之?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曹魏历代君王都很睿智,最后怎么会被司马氏取而代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国,是一个动荡纷争的时代,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三足鼎立最后统一于晋。
三国中魏国占据中原,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国力最强。吴国次之,蜀国最弱。司马氏乃是魏国名门望族,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司马懿也在魏国庙堂为官,其人才思敏锐为人谨慎且深藏不露。拜在曹操二公子曹丕门下,也是曹丕心腹幕僚。
在曹操当政早期,司马懿还尚且年轻没有太多锋芒。到了曹操晚年的时候司马懿才开始初露锋芒,帮助曹丕打垮曹植,确立了曹丕魏王世子的地位。也因此成为曹丕心腹,获得曹丕的绝对信任。但是曹丕的父亲曹操其人生性多疑,在看到司马懿是旷世奇才的同时,也感觉到了司马懿其人,城府极深不得不防。于是在临死前特意叮嘱曹丕要提防司马懿,可以用之但不可委以兵权。
曹操死后,曹丕继位。早期到还是对司马懿加以提防,怎奈人家为人低调,做事谨慎小心。日子久了曹丕也就放松了警惕。这时也正值蜀国频繁北伐,前线魏军连吃败仗,遂召回大将军曹真,改任司马懿挂帅出征,打退了蜀国的进攻,从此司马懿也就有了军权,也在军中确立了地位,怎奈好景不长,曹丕继位后短短七年就驾崩了传位于长子曹睿。并且立司马懿为太傅,辅政大臣。这下司马懿的权势更大了。
魏明帝曹睿执政期间也曾因蜀国谣言罢免司马懿,但怎奈之后诸葛亮北伐一路势如破竹,魏军丢城挫地,连吃败仗。无奈之下魏明帝又重新启用司马懿率兵出征,这下司马懿又重新掌握了军权。在打退蜀军后司马懿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了。成为了魏国的顶梁柱。哎!怎奈曹睿也是个短命的皇帝,做了十三年皇帝以后也跟着他爸爸走了。留下小皇子曹芳继位,并让曹爽领大将军辅政监国。(此时的司马懿年龄已经大了,也没了军权,官居太傅位列三公)
曹睿死后,皇帝年幼,一切军国大事皆由宗室大将军曹爽处置。然而曹爽对司马懿并不放心,一直处心积虑想要灭掉司马懿,当然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又怎会听凭曹爽的处置,于是在家卧床装病,曹爽得知后也放松了警惕,之后曹爽带着小皇帝出去狩猎,这是司马懿趁机发动高平陵政变(因为司马懿在军中有很高的威信所以有人愿意跟着他)控制都城洛阳,抓捕曹爽全家,逼迫曹爽交出权力。曹爽也真是听话并没有以大将军的身份下令各路将领进京勤王。而是乖乖的交出了兵权,从此司马懿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魏国实际上的领导人。
司马懿死后其子司马昭胁迫魏帝将自己晋封为晋王。公元263年魏国灭亡蜀国,之后公元266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篡位建立晋朝,是为晋武帝。而后公元280年晋国灭吴,统一天下。
司马懿就是这样熬死魏国三代君主为后代打下了基础,其实也怪曹丕曹睿命太短,两个人硬是没熬过一个人这也是后来曹魏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最重要的一点是司马懿寿命线太长,熬死曹家三代。
自高平陵之变,司马懿干掉曹爽势力,魏国军政大权尽归司马家。司马懿三代老臣,威望在朝中如日升天,皇帝曹芳成了被架空的傀儡。
司马懿死后,司马师在党羽们的簇拥下迅速完成权力交接。在其当政期间,中书令李丰、光禄大夫张缉等人密谋以夏侯尚之子夏侯玄代替司马师执掌国政,可惜事泄,参与者全部被杀,曹芳也归藩齐国。
接下来的高贵乡公曹髦,不满司马昭独掌大权,秘召侍中王沈、散骑常侍王业、尚书王经图谋政变干掉司马昭,可悲的是,司马昭当政期间司马家朝政进一步稳固,王沈、王业前脚得到指示,后脚出了皇宫,直奔大将军府告密。
绝望的曹髦万念俱灰,朝内已无任何实权大臣支持,朝外手握重兵、忠于魏室的将领镇东将军毌丘俭、扬州刺史文钦早已被司马师干掉,诸葛诞几年前被司马昭干掉。在此情况之下,翻盘已无任何希望,禅让或者被杀,只是时间问题。
但是曹髦拼着皇帝的尊严,赌那1%的希望,为了保住曹魏江山社稷,亲领车驾,仅率百余护卫直冲大将军府。
皇帝的身份就是无敌的防弹衣,虽说是公认的傀儡,但是谁又敢担当弑帝的罪名呢?司马家的军队迫于帝威竟一度处于虐势,关键时刻,司马昭心腹贾充忽悠太子舍人成济上前杀皇帝,一代少年英主曹髦竟横死在车中。
高贵乡公之攻相府也,充率众距战于南阙。
军将败,骑督成倅弟太子舍人济谓充曰“今日之事如何”充曰“公等养汝,正拟今日,复何疑”济于是抽戈犯跸。
当然,事后司马昭在舆论压力下果断抛弃成济,大逆不道,夷灭三族。
前两任少帝还是做了应有的反抗,末代皇帝常道乡公曹奂是彻底被司马家压制的没脾气,有了曹髦的前车之鉴,曹奂只能老老实实当个傀儡,最终和平禅让给司马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这个问题要从曹氏的失误和司马氏的努力两方面来看。
首先,曹操死后留下的曹魏帝国其实稳固的一批,有一批忠心耿耿的打天下的将军,像张颌、徐晃等,像曹氏宗族将领,夏侯惇、曹洪等。文官上边一大批忠心耿耿的官员。而曹操得以崛起的资本无非三点:宗亲,氏族,寒门。这三股力量在曹操手中玩的不亦乐乎,寒门成为了一股新兴力量,氏族力量被压制。
然而到了曹丕手里,因为他那不断猜忌的心胸,首先他把宗亲打压的差不多了,亲兄弟和老臣曹氏和夏侯氏通通扫地出门排挤出权利核心,只剩下几个曹真,曹休,夏侯尚。而因为曹丕要晋位称帝,绝对少不了氏族支持,作为礼物,变把寒门舍弃了。于是,陈群的九品中正制出来了,权利又被氏族牢牢掌控住了。关键是司马懿年龄越来越大,资历越来越老,把剩下几个曹真曹休也熬死了,功劳大,资格老,自己有属于自己的势力,像邓艾,石秀等,和其他宗族建立了姻亲关系,加上后边的皇帝越来越短命,到了曹爽这里,整个朝廷表面上看起来已经被曹爽控制,而实际上人心已经全部被司马氏控制,到司马炎篡位时期已经是水到渠成得事了。
上一篇:有多少人相信缘份是天注定的啊?我自己却不相信,所以就问问大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