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元朝在外交或对外战争中,有没有像北魏、辽、金、满清一样自称过「中国」?
中国,元朝,蒙古元朝在外交或对外战争中,有没有像北魏、辽、金、满清一样自称过「中国」?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元朝在外交或对外战争中,有没有像北魏、辽、金、满清一样自称过「中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元朝东征日本之时,忽必烈便自称中国。
朕惟自古小国之君,境土相接,尚务讲信修睦,况我祖宗,受天明命,奄有区夏,遐方异域,畏威怀德者,不可悉数。朕即位之初,以高丽无辜之民,久瘁峰镝,即令罢兵,还其强域,反其旄倪。高丽君臣感戴来朝,义虽君臣,而欢若父子。计王之君臣,亦已知之。高丽朕之东藩也,日本密迩高丽,开国以来,亦时通中国。至于朕躬,而无一乘之使以通和好,尚恐王国知之未审,故特遣使持书,布告朕志。冀自今以往,通问结好,以相亲睦。且圣人以四海为家,不相通好,岂一家之理哉。至用兵,夫执所好。王其图之,不宣。
其中的“高丽朕之东藩也,日本密迩高丽,开国以来,亦时通中国”一句,便说明忽必烈是认同中国的。
至元三年,这一年是公元1266年,忽必烈尚未改国号为“大元”,所以当时的国号还是“大蒙古国”,但即使如此,忽必烈也是以中国自居的。
忽必烈希望日本能像朝鲜那样主动称臣,但日本不予理睬,于是忽必烈便起兵东征日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辽阔的王朝,也是第一个统一中国全境的少数民族政权。元朝对外一向自称为中国,并以蒙古宗主国的身份册封了蒙古系的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儿汗国(伊利汗国)、钦察汗国(金帐汗国)。
元朝的建立者是元世祖忽必烈,他在1271年称帝建立元朝,并在1279年消灭南宋的残余势力。
不过,真正的元朝奠基人其实是忽必烈的祖父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早在1206年就建立的蒙古帝国是元朝的前身,到了忽必烈时,蒙古帝国才瓦解为元朝与前面提到的蒙古系四大汗国。
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都在西域、中亚一带,钦察汗国在俄罗斯大草原一带,伊儿汗国在伊朗高原一带,元朝则在中国境内。
元朝的国号来自于《易经》里的“大哉乾元”,可见元世祖忽必烈对汉文化的掌握程度比较高。
元朝建立以后,忽必烈曾要求日本派使臣来朝贡,并在国书里以中国自居:“日本密迩高丽,开国以来,时通中国,至于朕躬,而无一乘之使以通和好。”
元朝在元世祖忽必烈时期非常繁荣,达到了万国来朝的高度,并在元武宗海山时期达到极盛,疆域幅员万里。元武宗以后,元朝由于内斗频繁,皇位争斗激烈,国家日渐衰落,最终在农民起义中灭亡,只存在了不到一百年。
从忽必烈的祖父成吉思汗那一代开始,经历了忽必烈的伯父窝阔台汗、堂兄贵由汗、哥哥蒙哥汗以及忽必烈自己,蒙古帝国以及后来的元朝相继征服了西辽、西夏、金、吐蕃、大理、南宋,首次将青藏高原纳入中国版图是其壮举之一。
可惜,元日战争、元越战争、元缅战争均遭败绩,扩张到此为止。不过,极盛时期的元朝是中国历代王朝中疆域最辽阔的,虽汉唐极盛之际犹不及焉。
即便是元朝灭亡之后,明朝为了显示正统,仍然不得不视元朝为正统。明太祖朱元璋在《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三》中写到:昔元起沙漠,其祖宗有德,天命入主中国,将及百年,今其子孙怠荒,罔恤民艰,天厌弃之。
由此可见,明朝也将元朝视为中国的一部分,而自己取代元朝,也就是从元朝手里接回中国的皇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元朝在对外战争中应该没有自称过中国,而且古代的中国和我们现在说的中国是有很大区别的。古代的中国里的中字更多的是指地理、文化上的概念。
中国真正作为正式的国名简称,是从辛亥革命后建立中华民国开始的。从这个时候起。中国才真正的有了国家的意义,之后我们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续沿用了这一简称。
我国历史上并没有任何一个王朝把中国作为一个正式的国名,最初的中国有五种含义,但是后来的中国更多的是泛指中原地区。
第一阶段春秋战国时期更多的是指地区
春秋战国时期,秦把山东六国称为中国,楚把淮河以北称为中国。赵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时,国内的反对派就说中国是聪明人的地方,怎么能学蛮夷的东西?此时的赵国已经以中国自居。这时的中国更多的是指地理位置
第二阶段汉朝以后更多的是指中原合法政权
自汉代开始人们常把在中原地区建立的王朝称为中国。
这个时期的中国有了一定的政治因素在里面,但是仍没有朝代正式用作国号。
中国最初的意思
中者,天下之中心也。
国者,大都城也。
“中国”字面意思是位于天下中心的大都城,中国是华夏君主所驻的城池,经过时间的流逝慢慢的就代指华夏民族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