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自己是名老师,而孩子的学习成绩平平,觉得正常吗?
孩子,自己的,老师自己是名老师,而孩子的学习成绩平平,觉得正常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
。
再者需要培养孩子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主动获取知识的动力,会助长学习的热情与成绩的提高。发现孩子的优点,激发其探索新知的乐趣,激发他将学习进行得更加深入,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长此以往,孩子会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会有更多动力,会取得好成绩。
我是说我心,和您一起关注孩子和教育,共同撑起一片教育的晴朗天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两点。一是自己的成绩或取得的成就不代表孩子。二是知识的掌握和考试成绩的关联度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我认识的两口子都是博士,孩子是学渣(智力还可以,就是不肯学),已经不可能上高中了,等着上职高。自己取得的成绩是自身努力的结果,并不能像生物特征一样遗传给孩子。
你作为名师,教学方法肯定有值得称赞的地方,而且你自己也说孩子掌握得还可以。那就要说知识的学习和考试之间的关系了。考试是知识的举一反三,有灵活度。题目都会做,但考试只要稍微粗点心,东扣一分,西扣一分,分数就不可能高了。
我自己的孩子和你说的一样。所以我认真分析了考高分孩子的特点。①认真读题,不遗漏任何细节,把关键点圈起来,让自己警觉。②考试期间纹丝不动,非常沉稳,冷静思考,抗干扰能力很强。③平时刷题多,考试的生僻题对他来说是见过的,知道该如何答题。心中有题不发慌。
只要我们朝这三方面去培养孩子,就一定有所收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应该问胡适。
近代最优秀的学者,两个儿子却成绩平平,经常考不及格。
可见,这个问题实在很玄学,没有一定之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易子而教,老祖宗留下的精髓所在。教育,开始肯定说道理,讲正常的规矩方法,小孩不听,接着就得发火了,动怒了,这样不利于父子关系。
另一方面,很多父母,有些可能教给孩子的道理自己都做不到,孩子就会说你自己都言行不一,更加会削弱教者的权威。如何继续开展下去呢?父子之间求全责备,就会影响家庭和谐,不讲题父慈子孝,一讲题鸡飞狗跳。还是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其他人[笑哭]
而且,除了教学效果上,我觉得易子而教能让孩子学习更多老师的优点,认识问题的思维,角度也会更加丰富,全面,反而有助于孩子成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自己是名老师,而孩子的学习成绩平平,觉得正常吗?
我是心理咨询师,主要工作是调节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还有就是调整学生学习障碍,让学生自主高效的学习。在调整的各类学生中,就是在学习上出现问题的学生,老师的孩子最多。
还有更奇怪的,就是英语老师的孩子英语很差,语文老师的孩子语文很差,数学老师的孩子数学不行,本来是奇怪的的事,但是太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
中国有句古话,叫近水楼台先得月,如果有遗传的原因,那也是老师的孩子有优势。但正相反,主要原因有,老师在辅导自己的孩子时,总拿自己的知识水平要求孩子,孩子开始是不可能达到的,就批评,训斥,开始孩子害怕,紧张,这样会影响记忆理解效果,时间长了就可能抵触,逆反。二是老师总拿自己班里最好的学生和自己的孩子比,看到的都是缺点和毛病,看着就来气,总打击自己的孩子。三是老师的角色不会转换,在学校是老师,回家还是老师,让孩子感到压抑。
实际上,孩子的智力水平都差不多,谁引导得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的成绩就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总体上教师的子女教育其实是仍是不错的,由于他有更好的教育条件。说大多数教欠好自己子女,其实是以偏概全。
爸爸妈妈是教师,在教育方面具有了先天的优势,由于他们是教育专业技术人员,对孩子的教育会比一般家庭更注重,教育方法也更多样化,对于孩子学习上的教导,也比一般爸爸妈妈强了许多。
一个班级同一个教师,教出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原因。现在许多人,孩子学习成果好,就归结于孩子聪明,孩子学习欠好,就把责任推给教师,这是不正确的行为。
在教育上,好的教师,好的家长,能做的,是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起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让孩子爱上学习,自动学习。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