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不听课被发现,怎么处理?想听听专家建议?
学生,手机,老师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不听课被发现,怎么处理?想听听专家建议?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不听课被发现,怎么处理?想听听专家建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师遇到这种情况,可以这样解决:
教师不动声色地制止学生玩手机,让他进入听课状态。当你讲课时,发现有学生玩手机,不听课时,千万不要发火,你可以边讲课,边往该学生身边走去,然后不动声色的轻轻地用眼神提示他要注意听讲,相信学生会马上收回心,开始听讲的。千万不要大声训斥该学生,影响其他学生听课,自己也完不成教学任务。
课下,找学生谈心,分析课堂上玩手机的危害。下课了,教师要及时将学生叫到办公室,同他一道分析上课不认真听讲,玩手机的危害,并说明老师及时制止他玩手机的目的,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老师这样做是对学生负责,这样学生不但不会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还会感激老师有责任心,从而收回玩心,好好学习。
老师暂时保管手机,学生放学回家时再还给学生,让他放在家里,不要再带到学校来,避免影响学习。
手机是个高级玩具,诱惑力大,学生带在身边肯定会玩的,影响学习,因此,老师可以和学生说明这一点儿,让他心甘情愿地把手机托付给老师暂时保管,放学回家时老师再交给他带回家。
家长配合老师,共同管理好学生。针对这件事,老师可以给学生家长打个电话,说明情况,告诉他学生在学校玩手机影响学习,让他们配合学校把孩子管理好,绝对不允许学生把手机带到学校。在学校其间,老师保证管理好学生,有事及时和家长联系,同时老师也要把自己的手机号留给家长,有事让家长和老师联系。老师把工作做精细了,考虑周全了,我相信家长会配合好老师的。
召开班会,让学生各抒己见,谈谈课堂上玩手机的危害性,进而让学生提高认识,不再玩手机。老师可以根据此事,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不能课堂上玩手机。然后,老师制定纪律,要求学生不要把手机带到学校。
因此,当学生课堂上玩手机时,老师如果做好以上几个步骤,我相信学生会认真学习,不再玩手机,家长也会感激老师,知道老师很负责任。
以上,仅仅代表个人观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大家好,我是静品茶香,欢迎大家针对学生课堂上玩手机,发表个人观点。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不听课被发现,怎么处理?想听听专家建议?我是柳乡人,至今任在一线代课的语文高级教师。但不是专家,愿分享自己的处理意见和办法,供大家参考。
立即制止
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不听课,这显然违反课堂纪律,作为上课教师,必须予以制止,把违纪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听讲上来。教师可把违纪学生的手机先收过来,注意,不是没收。并当着全班学生宣布课堂纪律,严肃指出该生的错误行为,以及教师这样处理的原因,有理有据,既让受批评学生心服口服,又对其他学生做到警示。此环节应干脆利索,不要拖泥带水,影响正常上课。
交流谈话
下课后,为不损伤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可把违纪学生带到办公室或人员较少的地方,进行单独谈话,态度以温和为主。教师可以谈心的方式,首先肯定学生平时的优点和长处,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希望;进而指出带手机进校园以及课堂上玩手机的错误和危害,这样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最后提出希望,说出自己的处理意见和办法:手机先放教师或班主任处,周五放学可取回,以后杜绝带到学校。这样的处理方式一般学生都能接受。
家校沟通
如果以上方法凑效,学生明显改正,教师要予以肯定,不断表扬和鼓励,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教育目的。对于顽劣成性、不思悔改、继续违纪的学生,教师或班主任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沟通交流,商议解决问题的办法,绝大多数家长是会配合老师或班主任做好孩子的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切忌把问题和矛盾甩锅家长,教师不管不问。家校一致,解决问题才是沟通的出发点。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如何杜绝和防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才是问题的根本和关键。刚柔并济,有礼有节,家校沟通,齐抓共管,相信这样的问题一定能圆满解决。关于我的回答,你同意吗?欢迎讨论和留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课堂上发现学生玩手机,首先悄悄将手机收了,继续上课,不影响其他学生。下课后,通知家长来学校,进行双向教育。家长决对支持老师的意见,如果不教育自已的孩孑,成绩差了,就不怪老师没教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不听课,有几种办法:
一、及时制止。作为老师,不仅教书而且还得育人。发现学生有这种情况,一定要采取合适的方式制止学生这种错误的做法,让他明白他的错,让他明白你对他的好。
二、找原因。学生不听课玩手机,有多方面原因。可能是学生的原因,也可能是你讲课没讲好的原因。要对症下药,找原因,定措施,求改变。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