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身为老师,你如何写教案?怎么要求学生做笔记?
教案,学生,老师身为老师,你如何写教案?怎么要求学生做笔记?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一般3份教案
第一份,提纲教案
一般就是构思这节课的教学环节,每个教学环节设置什么问题,安排什么活动,多长时间等等。
这份一般比较简略。
只是框架,做到整体把握这节课的节奏就行。
第二份教案,
批注在课本上的。
搜集各种资料,重难点分析,拓展知识,针对某句话,某个词的分析,历年在这里出过的考试题,自己的理解,思考,如何去讲学生能更快接受,如何抛出问题,引导学生等等。
这个比较乱,但是非常非常详细。当然也只有自己能看懂,主要是为了上课用的。是最费心思,最实用的。
第三份教案。
打印版本。
结合第一份提纲教案,结合课本上的一些问题,加上模板,整理出来一份电子版教案。
这份教案一般是用来应付检查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于老师写教案的问题,我们这个地方推行的是梳头备课加经验的方式,每位老师平时的备课都在书头上进行点缀,把这节课所要讲的重点难点以及解决这些重难点的策略和方法,都在教材上进行简要的分析,而对于一些精品的课程,或者说是每一个单元的重点可行,我们也要认真详细的写教案。只是在写详细教案的数量和以前来讲,数量有很大的下降,老师写教案的目的是什么呢?当然是为了上课做准备,因此写教案的过程,被很多老师称之为备课,当然备课,不光光指的写教案,还要备学生,备学情,备资源。 因此备课是对上课做充分的准备,而教案是备课表现的一种形式,这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和基础。
我认为学生必须做笔记,首先这是一种学习的方式,这种方式对学生当堂巩固和学后反思阵型梳理总结都是有好处的。便于学生化知识构建网络,构建知识网络,学生的知识网络化才能系统化,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才能够长期的积淀于学生的脑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最先接触的教案是手写教案,有严格的格式,先说说我们老式教案的格式。首先第一行是课题的名称及课时数,有的一节内容就一节课可以上完的,就不要课时数。有的一节对应的内容比较多,一节课上不完,得上几节课,一般的上几节课又要有几个教案,每个教案的课题后标上课时数。正文部分地第一块是出示目标,目标就是这节课学生要达到的学习结果。目标包括三个部分:一是知识目标;二是能力方法培养目标,及教学实施策略;三是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第二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本节课中最重要的知识点。教学难点是本节课中学生不易理解易出错的知识点。然后是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又分为这几个部分:一般是先复习回顾,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或与本节课相关的知识点。再情境导入,引入新知。然后是对新授课探究。我们数学接下来就是例题教学,通过例题教学讲授知识点的运用,解题格式的规范以及注意事项。后面是课堂练习接课堂小结。最后是课后的反思。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电脑的普及,以及打印机在办公中的使用,我们的教案由手写过度到电子稿,主要的内容在电脑上输入,打印出来再进行二次备课。2009年连云港提出了三案六环节的教改模式,借鉴了当时有名的“洋思中学”和“杜郎口中学”的教改模式,我们连云港提出先学、后教、在训练的教学模式。我们的教案变得复杂,有教案、学案、巩固案。学生的学习六个环节由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应用这六个部分组成。当时我们连云港的教师一下子给吓蒙了。这个模式时间也不长有改了。经过几次改革变成现在的问题串式的模式。感觉上现在这个模式比老教案先进,又感觉它和老式基本结构差不多。
学生的学习要做好笔记,我认为要有预习笔记,课前自学预习,记下自己预习所学的点以及自学中的不明白的地方。课堂笔记,记录课堂上老师讲的重难点,和以前知识的关联,自己预习中不明白的地方,以及课堂上老师补充的解题方法和技巧。错题集笔记,这个对我们数学学习很重要。学生的笔记要书写认真,层次分明。做好数学错题集的笔记及复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一名高中物理老师,从教20年,针对你提出的问题,我来说说我的看法:教案的编写分为几个过程,我们刚上班时都写的很详细,后来就写的粗略一下,成熟的教案更多的是思维上的东西,具体细节根本不用写上去,到了这个时候你可能就成了一个教坛高手了!为什么说思维很重要,很多老师就是从参考书上抄来抄去,那样的老师顶多是个知识的搬运工,不可能是一位作秀的教师!更不可能有自己特色!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