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如何看待现在的农村家庭教育问题?
孩子,农村,家庭教育你如何看待现在的农村家庭教育问题?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虽然家长如此重视教育,但是也有孩子不成才的。很多孩子觉得家长的过于负责会给他们造成负担,如果自己考不上会背负很大的压力。也有的孩子学习不上心,弄得家里父母崩溃的。
家长不重视教育的
农村上也有一部分家长不重视教育的,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之后外出打工。农村爷爷奶奶有文化的不多,很难照管到孩子的学习。还有的爷爷奶奶要同时照管几个孩子的,能够让他们吃饱穿暖已经很不错了。
爷爷奶奶也想让孩子得到好的教育,但是因为家庭条件的限制,一般选择就近入学。又因为辅导不了,孩子的学习全靠老师教和自己悟。
农村老师也会尽心尽力教孩子,但没有父母的陪伴,学习一开始本身也需要一些动力支持。孩子缺少了这股动力,学习起来很吃力,农村教师也会教得很吃力。
家长不重视教育的家庭,每年也能走出几个大学生,但这些都靠着孩子的聪明和自律完成。
学习是一件艰难的事,如果孩子从小得到家长的陪伴,他们的学习会轻松很多。如果从小缺失这种陪伴,也会给一部分欠点火候的孩子留下遗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
现在一个普遍想象,仍然是留守儿童偏多,大多数农村家庭的家庭教育是令人担忧的。时代不同了,以前的那种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父母不管不问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如果农村孩子的家长还抱着这样的思想,像以前的70后,80后小时候那样,只管让孩子吃饱,学习的事不管不问,孩子也能考上学校的时代过去了。
教育绝对不是将孩子喂饱穿暖,送给学校然后就等着收获的事。教育学校家长全身心的付出 、老师精心的培育共同来完成的。缺一不可。而现在农村家庭主要的教育问题如下:
(一)农村孩子缺少父母的陪伴
受经济社会的影响,很多农村的父母农忙时农忙,不忙的时候就做点其他挣钱的营生,而对于孩子的照顾上,大多数仅仅能保持在做好后勤工作,对于孩子的心理家长很少有时间去研究,因为缺少陪伴,父母不太了解自己的孩子,亲情的确实让孩子的性格养成存在很多问题,如沉闷、自我封闭、与人沟通困难等。
(二)隔辈养护缺点多多
父母外出打工,大部分的孩子养护交给了老年人。隔辈教育宠为上,大多数的爷爷奶奶对孩子有求必应,心疼孩子,所以舍不得批评孩子,老年人的活动范围一般也比较小,所以,围着爷爷奶奶的孩子一般活动范围都比较小,很难做到见多识广。再因为老年人不懂现在的电子产品,很多的留守儿童借助上网为名,其实是迷上了网络游戏。
(三)农村孩子的阅读偏少
多数的农村家庭藏书量不足,很多孩子读不到适合他们的书,很多孩子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阅读偏少,知识面就狭窄,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四)农村孩子安全教育缺乏
每年假期,都会发生一些令人痛心的悲剧,有溺水的,有触电的,家长做不到看护的责任,孩子安全意识淡薄,所以会经常发生一些悲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关于孩子学习教育问题,已经得到相应的提高,家庭方面家长要有正确的引导孩子学习,引导孩子的思想 品德,不要一味的打骂孩子,责备孩子,要多给予孩子鼓励支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首先本人父亲是一位小县城的教育工作者,本人也是一位孩子的父亲。我结合我所看到和接触的来谈谈现在农村家庭的教育问题。
第一点:对孩子过度的宠爱。现在家庭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孩子更是长辈们的掌上明珠,对自己孩子宠爱有加。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就差摘星星摘月亮了给他了。这种情况在农村地区尤为严重。长时间的这样娇宠会让孩子变的自我、自私自利,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极其不利。
第二点:都是“隔代亲”和“隔代养”。在农村地区很多结婚年轻人一般生了小孩就给自己父母看管。情况好的是部分年轻人是为了出去打工挣钱才把孩子给父母代管;恶劣的是部分年轻人自己游手好闲不挣钱养家,还把孩子给父母帮忙养着。这就造成孩子和爷爷奶奶亲,农村地区的老一辈普遍学历不高,孩子跟着爷爷奶奶好的习惯和不好的习惯都跟着学着。孩子只有跟着自己父母生活学习,时刻督导,才会促进孩子良好的成长,这也是作为父母的应有的责任。
第三点:不会和孩子沟通也从不考虑孩子的感受。在农村地区有些父母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从来不会站着孩子的角度考虑事情,只认为我觉得是对的,就会强迫孩子去这样做,也不管孩子承不承受的住,伤没伤害孩子。举个我看到过的例子:本人父亲以前在我们小县城的一所好点的学校教书,一位老家邻居的孩子在老家镇上读书,学习成绩很好,读书也很努力。邻居看中县城教育资源好,就想把孩子转到我父亲学校,但是孩子不同意。然后就征求我父亲的意见,我父亲对他说,现在孩子在镇上成绩挺好,也挺努力。怕他去了县城和那么多优秀的孩子竞争有点受打击,免得失去学习信心。因为县城里的孩子学习成绩都挺好,孩子去了肯定会是最后几名,长时间孩子受打击学习动力容易下降,再加上他本身就不想去,在镇上也都是他熟悉的同学和老师,对他的成长有利。最后邻居还是没听,强迫孩子转学去了,孩子最后成绩一落千丈,整天愁眉苦脸,也不想上学。邻居整天还在家说孩子学习不努力、不刻苦、不理解父母的用心,最后孩子还得了轻微的抑郁症。所以有时候多站在孩子角度思考那才叫真正关心孩子。
上一篇:被父母以死相逼跟男友分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