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除了学习,您和孩子或者学生之间还有哪些共同话题?
孩子,话题,老师除了学习,您和孩子或者学生之间还有哪些共同话题?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除了学习,您和孩子或者学生之间还有哪些共同话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儿子是高三正在备考,为了不给孩子制造紧张的气氛,我们一般的话题都是,在学校是不是开心?和同学处的怎么样?有没有收获?我每天早晨、中午给他的分别赠言都是:祝你有收获!
乐于助人
我儿子回家总是帮助住宿生买吃的,学习用品,乐此不疲。昨天拿回了3支坏的羽毛球拍,商量我跟淘宝商家联系,给球拍缠线。我故意说:只修自己的得了,还给同学帮忙多麻烦。
我儿子善良,也很节俭。怕同学没时间修球拍,扔了浪费。所以大包大揽拿回家,看着我把事情处理妥当。谢谢妈妈,我去睡觉啦!他总是把学习称为睡觉,平时撒娇的说法!
审美
现在孩子很注重外表,今天买个冰袖,明天要个防晒霜。我说男子汉就应该有健康的肤色,他说小麦色不流行。学校的校草都是皮肤白,身上有肌肉。
白面书生,手无缚鸡之力,让我想起了古代赶考的秀才。琢磨儿子的话,想想现在当红影星,哪一个不是肤白帅气,从这点看他们的审美,符合大众心里很正常。
吃喝
虽然我无法理解现在孩子的审美,但是只要是正常的,我都支持!更多的话题是讨论吃什么,都倾向于清淡,儿子却是无肉不欢。所以是早餐清淡,午餐有肉,晚餐在学校,由他自己控制。
由于儿子体重大,不建议他喝饮料,偶尔也会把饮料带回家,我从来不指责。只是告诫他管住嘴迈开腿。晚上他在学校也会跑步,为了减重。
避免不了会谈成绩
每周的模拟考试,儿子主动说成绩。我只是鼓励他学习尽力就好,以后回想自己的高中生活没有遗憾!成绩忽上忽下,他自己找原因找差距。
还去和各科老师讨教,自己在学习中问题,目前的困惑。老师都是耐心解答,总是赞扬他基础好,勤奋努力!回来之后能量满满,继续努力!
祝高考生金榜题名,不负青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放歌云中认为,题主问题提的真好,值得所有父母与教师看一看,想一想。我认为: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是参与孩子(学生)生命成长中十分重要的引路人,关注学习,只是话题的一方面;关注孩子的兴趣、心理与成长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拥有这些共同话题可能沟通更畅达、成长更稳健。
一、一言不合就杠上了,是当下亲子关系与师生关系变异的新常态,不能不正视。
这几年, 管教孩子与辅导作业已成许多家长与老师心中的“痛”,尤其是在网课时期,抱怨之声时时响起: 亲子关系紧张,师生关系频出状况,一言不合就杠上了,对这种现象,为人父母者与身为人师者不能不正视。
比如:“20年后当街打教师的常某尧”掀起的舆论大波并未消寂;常州女孩缪可馨的纵身一跳再给教育敲响警钟;黑龙江大庆某小区妈妈深夜狂吼式辅导孩子作业;一位题主询问上高二的儿子与班主任因为班规与级规的不一致激烈抬杠,应该如何处理------“
诸如此类,可以看出,叛逆的孩子、狂躁的母亲、缺席的父亲,惊慌失措的教师,中国式教育已经让孩子与父母与老师成为最最沉重的人。
而一旦关涉孩子的事情,网络与现实上一边倒的口诛笔伐全部指向学校与教师,貌似学校教育可以包治百病,教师应该无所不能,而且有些别有用心者会带节奏,尚未明了真相就抢先认定是“教师的错”:有人说“工资教师拿,作业家长管”,听听,这是什么话;有人认为“教师工作多轻松,就是上几节课,拿嘴说道说道”,谁都有嘴,谁都可以解疑答惑呀。
二、比学习更重要的,是成长,主题不走偏,教育才有效。
看过《小欢喜》、《少年派》、《家有儿女》与《悲伤逆流成河》的影视作品的家长与老师,肯定知道,孩子是独立而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有思想有追求有个性,在成长过程中多数人会叛逆(有人认为,叛逆也是成长的别样表现形式)。面对这些,如果家长与教师还在一味追求成绩与所谓的学习,往往会让孩子彻底失去追求成绩与积极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如果可以的话,家长们真的要多花时间进行亲子陪伴与游戏,用积极的旁观与放心大胆的态度,让孩子积极主动去尝试去试错,让孩子参与到成人的世界里来,明白“案板上是生活、案板下是学习”“能吃学习之苦将来可能少吃生活的苦”等等实践活动。比学习更重要的,是成长,主题不走偏,教育才有效。
试想一想:作为孩子的亲爹与亲妈,生养与教育子女,关注孩子成人成长本来就是父母的责任当义务,在学校求学的时段里,师者父母心,依然会用师者良心,智慧与方法做一些正面引导,孩子千人千面,千人千个性千思想,关注兴趣、心理与成长远远比关注学习(成绩)更重要。确保主题不走偏。“教育培养孩子,从来都是家校共育的事情”!
三、除了学习,共建话题很必要,它是一座沟通交流的桥,打开心门、共同成长的钥匙。
在与孩子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中,学习固然是一个不必绕开的永恒话题,学习场中专门谈,肯定没有问题。但是家长与老师要主动摸索与共建新的话题,针对每位孩子的具体情况,跟进他们的思想,跟上他们的步伐,尤其在网络时代里,孩子们本身就是网络原住民,知识与技术更新换代的水平与能力超过我们,想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就不得不用心与寻找共建新话题。聊音乐,话偶像,谈影评,说说成长的烦劳,让孩子教父母老师玩转新科技,一起看球赛聊球赛,让新的话题变成一座互相靠近的沟通交流的桥,或者成为一把打开心门、共同成长的钥匙。凡此种种,可以更好的助推孩子的成长,赋能他们的人生。
关注教育大小事,愿与孩子共成长的放歌云中认为,除了学习,家长与教师可以与孩子聊很多。在聊天与陪伴中,收获快乐、智慧与成长。
大家认为呢?欢迎评论。
上一篇:如何看待知名年更摄影节目CamLogic相机逻辑宣布永久停更?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