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常说传国玉玺,最出名和氏璧了,到底是一个还是每朝不一样呢?
玉玺,和氏璧,这枚常说传国玉玺,最出名和氏璧了,到底是一个还是每朝不一样呢?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玉玺没有失传之前,人们尚且能知道真假,但从唐代以后,各朝和现在其实差不多,都不认识真正的玉玺是什么样子。
所以,即使是号称拥有这枚玉玺的朝代,真正使用甚至传承的“玉玺”也不止一枚。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
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到唐朝时只有一个,唐朝后弄丢了,宋朝自己底气不只又自己搞了一个,九鼎也造了一套全丢到崖山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古代封建帝王的宝印称为“玺”,它是权贵的象征,是皇帝身 份的印证。在所有的宝玺当中,传国玉玺可谓是最为珍贵的。由于它的稀有,由于它满载着各种各样的传说,现在又因为它的失踪而更增 添了神秘的色彩。“传国玉玺”是由一块稀世宝玉雕琢而成,这块宝玉就是后来得名 的“和氏璧”。 “和氏璧”是一种价值连城的美玉,关于它的传说流传了千百年,被奉为玉玺的“天下所共传之宝”就是取材于“和氏璧”。 “和氏璧”也因此而在中国历史上著名。科 秦朝以后,“传国玉玺”就成了历代帝王相传的印玺。每一代的帝王在得到此玺之后,都把它当作稀世的珍品,作为一个“镇国之宝”来看待。 由于“传国玉玺”的稀有,而且又包含着权贵之意,似乎得到这枚 玉玺,就可以高居帝王之坐一样,一直以来谋权篡位者都在图谋这枚玉古 玺。2000多年来,几经辗转,导致了玉玺现在已经杳无踪迹了。这枚 “传国玉玺”被藏到哪里了,考古学家们都在认真地思考、研究着。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使用“和氏璧”镌造一枚专门供皇帝使用的“天子玺”。根据史书上的文字记载,秦始皇专用的这枚玉玺是用陕西蓝田白玉雕琢而成,它的方圆有四寸,上方雕刻的五条龙纽交在 一起,正面刻有八个篆字,就是当朝的丞相李斯所书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这就说明,玉玺是皇帝用来证明自己身份的一个凭证。皇 权神授,正统合法,只有一国之君,才能够拥有这枚玉玺,否则,都是犯法的。以后,其内涵就有所改变了,得到这枚玉玺的人,就说明 他是“受命于天”,万众都要臣服;失去了玉玺,就说明这个君王有可' 。 。 上能“气数已尽”,应该让位给别人。历代的帝主无论大小,1乎都会 把这枚传国玉蜜看作是权力的重要象征,有了它,就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就可以一统天下了。因此,自古以来就有这样的说法,凡是已经登上皇位而没有这枚 玉玺的人,往往会被世人所蔑视,讥笑为“白版皇帝”。 无疑,这枚传国玉玺的宝贵是其他任何的东西都无法替代的。有考古学家根据历史资料推测,也许传国玉玺被埋藏在冯道的坟 墓里面了。冯道,字可道。历任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和辽的大臣冯道 经历了五个朝代11名皇帝,都是身居高位,没有离开将、相、三公, 权威极重。 有人说,后唐的废帝李从珂被契丹打败以后,就携带着玉玺登楼自焚了,可是,即使是玉玺被焚烧了,也应该留下痕迹。所以, 这种说法还值得考证,也仅仅是一种猜测而已。值得考虑的是,当时的冯道正是朝中重臣。为了不使玉玺遭到厄 运,所以,就私自地把这枚传国之宝藏了起来,没有再让它露面。 冯道既不想献宝邀功,也深知私藏宝物是死罪,献出玉玺就等于是引颈就屠,所以,干脆就将计就计。在他死后,就让这稀世珍宝陪伴着他 埋在了地下。当然,这也只是一种说法。至于到底传国玉玺是否在冯道的坟墓 中,还需要在将来的考古中探索,使用更具有说服力的论据来验证它的真实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公元前228年,秦国得和氏璧,嬴政命李斯雕刻传国玉玺,此为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信物,也是最初的传国玉玺。公元前207年,刘邦驻军灞上,秦王子婴跪献玉玺,后来汉朝统一天下,称此为 “汉传国玺”。西汉末年,王莽夺权,玉玺藏于长乐宫,后来王莽得知,派人来取,太后掷之于地,传国玺破了一角,王莽只能用黄金补齐。
后来王莽兵败,更始帝刘玄得玉玺,公元25年,玉玺再次易主,几经辗转,最后到了光武帝刘秀手中。刘秀很开心,命人重新修理,玉玺果真为传世之宝。直到东汉末年,袁绍起兵,宦官段珪带着玉玺随皇帝出宫,玉玺从此失去踪迹。
汉献帝时,孙坚攻入洛阳,偶得传国玉玺,并且交给了自己的妻子吴氏。后来,袁术抓了吴氏,玉玺旁落,袁术死后,荆州刺史徐璆将玉玺带入许昌,重归汉室。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得玉玺,后来归司马家所有。公元311年,中原大乱,玉玺流亡四处,等到隋朝统一,传国玉玺才被收藏在隋宫。
公元618年,隋朝亡,玉玺被萧后带入大漠,公元630年,李靖征讨突厥,重获玉玺,李世民很开心,命人小心看管。唐末,玉玺再次失踪,直到北宋哲宗时被一农民发现,后来送入宫中。宋徽宗时,增刻玉玺十个,后来金兵得传国玺,战乱中,玉玺失踪,1294年,传国玉玺被人在大都叫卖,后来由权臣伯颜重金购得。伯颜曾经命人将收缴的玉玺磨平,传国玺恐怕也在其中。
明清时期,偶有传国玺现实的消息,只是最后都被验证为赝品。乾隆时,朝廷大修黄河,得一玉玺,后来考证为假。清朝一直沿用皇太极时所造玉玺,后来民国战乱,此玉玺也丢失,至此,再无玉玺的消息,无论真假玉玺,最后都消失在历史之中了。
上一篇:家装大包给装修公司,那些问题要注意?比如合同、监工等?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