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毕加索的《梦》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展现的美有什么不同?
蒙娜丽莎,的是,毕加索毕加索的《梦》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展现的美有什么不同?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毕加索的《梦》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展现的美有什么不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蒙娜丽莎》迷人的微笑
《蒙娜丽莎》的知名度,可谓是世界之最,无人能及,每天都有无数游客奔赴卢浮宫,只为一睹它的真容。
它为何如此有名?除了达芬奇精湛的技艺和传奇的经历,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几乎每个人都能看懂这幅画。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和几百年前人们看到的蒙娜丽莎没有什么不同。这幅画忠实地呈现了蒙娜丽莎迷人的微笑,它超越了时间和空间,有一种永恒的美丽。
这种描绘自己眼睛观察的写实画风,姑且称之谓“绘之以视”。古希腊时期的雕像,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都是追求精准的写实风格。印象派追求的是眼睛看到空气中色彩的真实体现,所以也属于写实风格。
《梦》梦境中的爱情
毕加索的这幅画,我们看起来就有点费脑子。首先,它和我们眼睛看到的任何自然物象都不一样,也就是说,毕加索绘制的不是自然界真实的景象。其次,根据我们的认知,知道画面中描绘的是一个美女,双目紧闭,斜依在一个宽大的椅子里,仿佛进入梦乡。
除此之外我们还能看出点什么呢?女子很年轻,眉清目秀,身材丰腴,纤细的双手相互交叉。整个画面色彩鲜明,线条并不精确,甚至有点歪歪扭扭,女子比例也不谐调,面部更是荒唐,竟然被从中间分开,下半部分是侧视,两个部分合成一体是直视,这就是立体画派常用的艺术手法:即一个画面呈现出两个不同的视角。
我们看到的画面是真实的吗?不是的,我们看到的画面是画家想象出来的,我们之所以能理解,就是因为我们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认知,我们通过这些线条和色块,脑补了一个沉睡中少女的形象,而且,根据每个人认知的不同,我们想象的画面并不是完全一样的。我们看画时,每个人都参与其中,观众既是欣赏者,又是创作者(脑补者)。
这种根据认知和想象所作的画,我们就称作“绘之以知”。从最初刻在龟甲上的符号,到古埃及的壁画,从中世纪呆板的神像到样式主义、表现主义,无一不是意象的表达。后印象派把这种风格发扬光大,从此人们不再满足写实的绘画,开始用线条,色块,肌理表现自己的思想。
具体到毕加索的《梦》,画家使用明快亮丽的色彩,说明画家内心是愉快热烈的,脸部和手指细腻修长,说明女子年轻而漂亮,整个画面色彩有对比,又协调,制造出一种梦幻安祥的感觉。至于少女到底长得是什么样子,穿的什么衣服,处于什么环境当中,光线投射的方向等等,画家则根本没有考虑,观众也无从得知。画家就是要表达:“这是一个青春靓丽的女孩,她很美,正在进入梦乡。”这些就够了,其他都是多余的,画家的意图已经表达,能不能理解,也不在画家考虑范围之内。
“但愿人们从来不了解我的作品是怎样画出来的,因为我要求我的作品,只是表现激情而已。”毕加索这样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都一样,一幅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两个一个是抽象派,一个是写实派,如果说有什么不同,这个太容易了。
抽象派的作品主要是表现想象空间,思考空间。你看到的梦看上去画的乱七八糟,什么都不是,但是你仔细去看一下,整个空间都是一种立体的存在,想梦境一般变化着,虽然看上去很粗制,但是你仔细看一下线条,是不是每一笔都干脆利索呢?
在思想上,梦所表现的是梦境里的东西,梦境里你可以是任何样子,你可以是皇帝,你可以是大臣,所有东西都不一定是真实的样子,但是也可以都是真实的,所以在呈现上的变化也是独到之处,另外呢,你看的是图片,而不是实物,实物要比图片更惊喜,而且会有更多信息。
蒙娜丽莎是一副写实的作品,这个写实可以从结构、细节、绘画技巧等多个角度去理解,它所表现的是画家的思考与想法,他看的是什么,然后想让你看到什么,这个是画与拍照的根本不同所在。
蒙娜丽莎的美这个不用过多说,蒙娜丽莎的微笑一直都是全世界没有解释的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觉都没多大区别,内在的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幅画
上一篇:男人出轨该原谅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