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大多数中国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喜欢“以暴制暴”这种方式来教育孩子?
孩子,父母,自己的为什么大多数中国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喜欢“以暴制暴”这种方式来教育孩子?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棍棒底下出孝子”、“一天不打,上房揭瓦”,这些“名言”对很多人来说不仅朗朗上口,还颇为信奉。在很多家长看来,自己生养的孩子打一打、骂一骂、体罚体罚很正常。因为这样比较快,还能显示作为父母的威严;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情绪来了控制不住,先打或骂一顿出出气。
但是“以暴制暴”的效果,虽然在孩子小的时候立竿见影,可随着孩子长大,可能会通过自卑、叛逆或以暴制暴等方式来回馈于你,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也是家长不愿看到的。
但好在,随着对孩子身心发育的重视,现在很多家长已经在改变了,也意识到了“以暴制暴”的不好。孩子犯了错可以就事论事的批评,可以适当给以惩罚,让孩子认识到错误,让孩子了解规则,但“暴力”始终是不支持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过去我们总是在一种孩子是父母的附属品的一种思维中去进行教育。尤其是在古代,还只是被视为生产力的一部分。这是源远流长的一个文化传承的问题,也是咱们传统文化思想当中的需要突破的地方。也就是亲子的地位平等。
不得不说,我们在儿童教育这一块,以及儿童心理这一块。是非常落后的。即便是我们的未成年保护法,也是在1991年才通过立法。
第三个方面是我们成熟的一个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其实更多的就是我们自己童年的一个重复。从来没有人教过我们应该去怎么样成为一合格的家长。又该如何去科学的教育孩子。
综合以上种种因素。用暴力去对待孩子。让孩子无条件的服从。大概就是我们可以选的最无奈的选择。
哦,如果需要去学习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家长家长?如何科学地去教育一个孩子。所需要付出的时间成本相对是比较多的。
我们需要学习儿童的心理发展规,还要学习,如何去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孩子的实际问题;
而在自我调节上面我们自己也需要去完善我们的人格,学会富有同理心,并学会对我们的情绪和孩子的情绪进行管理。
其中最困难的并不是去付出这些时间成本。而是我们根本没有一套合乎我们情况的父母教学题材。
仅仅能靠我们自己去分辨去尝试去试错去摸索前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父母从小就是这么被教育大的,知道这样有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的家长也是这么被教育出来的呀,这就是我们的文化,我们赖以自信的文化。我们啥都好,不能说不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每个孩子的状况都不同,但是都需要正确的教育方式。尤其是家庭教育方式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虽然说打孩子是不可取的,但是一些熊孩子不打不行,用讲道理,慢慢说的方法真的不行,他就是跟你对着干,怎么办?打两次他就改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什么中国大部分父母喜欢用暴力教育孩子,首先我认为是这种父母小时候受了家庭的影响,导致这样的父母在遇到自己孩子做错事的时候,用他所熟悉的教育方法,受影响的教育方法,他无法控制当时激动的情绪,这个时候他就会认为用暴力解决,这样能教育孩子,其实这不是教育了孩子,而且缓解了自己激动和愤怒的心情,自己发泄完了,也就不打孩子了,认为这个事孩子以后不敢这样做了,因为他让孩子看到,你做错的这个事让爸爸妈妈很愤怒,其实,这种方式是错的,大错特错,因为你用暴力解决,首先1让孩子学会了遇到事情不冷静分析,,以后她长大也会用这种方式对待他的孩子,这个受几代人的影响,1用暴力解决长大的孩子心理角度还说是不够幸福的,而且容易自卑,3换个角度,当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其实不用生气也可以解决,也能让孩子懂得这个方法,多沟通,多引导,每个孩子都是小天使,所以家长以暴制暴就是在发泄自己情绪,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希望每个孩子被善待,谢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