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疫情期间可以提前终止合同吗?
疫情,用人单位,劳动保障疫情期间可以提前终止合同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疫情期间可以提前终止合同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疫情期间是不可以提前终止合同,一是不符合合同法有关规定,二是缺少人性化。即使有这种想法,也要等疫情后处理此事比较好,而且要征得对方同意,协调解决违约事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可以终止合同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按照约定全面履行合同义务是合同履行的一项基本原则。因此,除合同另有约定或出现可单方解除合同的法定情形外,无论是合同签订后的预期违约还是合同履行期届满后的实际违约,如另一方坚决要求继续履行的,除符合《合同法》第一百一十条规定外,应责令双方继续履行。在履行义务的同时,另一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很高兴能够回答你的问题。针对你的提问没有具体到是哪一类合同,以及合同中有无约定,没有办法进行针对性回答。下面我举两个类型提前终止合同的例子进行说明。
例一:房租租赁合同疫情期间是否可以解除?是可以协商减免房租或解除合同的。受疫情影响,有些房租租赁者,特别是在外务工者无法正常返回工作地继续使用已租赁的房屋,则承租人可以遵循“不可抗力”的相关合同规定请求房东减免部分房租,如果租房人或房东认为继续履行租赁合同造成的损失过大,请求提前终止合同的,双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支付相应违约金的方式来终止合同的。
例二:用人单位劳动合同在疫情期间能否提前终止劳动合同?这个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回答。1、国家人社部有明确规定,疫情期间企业不得依据《劳动法》第四十条和第四十一条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非法解除劳动关系的,是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与用人单位回复劳动关系或支付相应补偿金的。2、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在疫情防控期间,员工严重违反公司制度的、员工被追究刑事责任等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劳动法》和《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是可以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高兴回答您这个问题,不可以解除合同。目前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我国头等大事,而企业受疫情影响是非常大的,在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应该尽量不裁员减少裁员,那么疫情期间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如何处理?
一、 疫情期间公司解除劳动合同怎么办
在疫情防控期间,公司如果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管理部门投诉,也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投诉。
二、相关法律规定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规定享受稳岗补贴。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企业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生活费标准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办法执行。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第十一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下列事项实施劳动保障监察:
(一)用人单位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
(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
(三)用人单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情况;
(四)用人单位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情况;
(五)用人单位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
(六)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
(七)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
(八)职业介绍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遵守国家有关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的规定的情况;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保障监察事项。
第十四条 劳动保障监察以日常巡视检查、审查用人单位按照要求报送的书面材料以及接受举报投诉等形式进行。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为用人单位有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需要进行调查处理的,应当及时立案。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的组织应当设立举报、投诉信箱和电话。
对因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引起的群体性事件,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应急预案,迅速会同有关部门处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