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讨好父母,总是为了让父母开心而努力的孩子算缺爱吗?
孩子,父母,自己的讨好父母,总是为了让父母开心而努力的孩子算缺爱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所以,作为父母,面对讨好你们的孩子,你们应该欣慰,因为这样的孩子懂得感恩和回报,但是也要注意沟通引导孩子,要给予孩子更多的肯定和支持,不要让“讨好”掩盖了孩子的本心。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样的孩子首先安全感缺失,孩子总担心父母不要他(她)了等等。这样的家庭父母肯定总是吵架,离婚之类话在经常讲。这样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讨好父母是怕自己丟失。问题表现在孩子身上,根源在父母身上。孩子的成长需要好的环境,需要父母以身作则。这样才能让孩子有安全感,在有规矩有爱家庭成长,长大孩子会尊重您,各方面能力也不差。优秀人才的成长这方面书及讲座很多,可以看看,学学。把孩子培养成一名自己能自食其力,有感恩之心同时对社会有用的人是要花心思及时间的。祝您成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一定是缺爱,但是这样的孩子是低自尊,缺乏父母肯定和夸奖的。
讨好型的的人内心是有些自卑的,缺乏自信的。
因为缺乏自信,缺少对自己的认同感,通过完成周遭人的要求,迁就周遭人的行动来引起关注,获得肯定,证明自己的价值。
所以,讨好父母的孩子不一定是因为缺爱,但是缺少父母肯定和父母夸赞。低自尊也自卑。
该怎么建立孩子的自信:
孩子的自信来源自己的父母:
1、父母互相肯定会让孩子对自己有信心。
孩子是爸爸妈妈的结晶,因此爸爸妈妈彼此肯定,彼此夸奖是孩子天然的自信心,能够更好的接受自己。
前段时间很火的《小欢喜》中,乔英子学习成绩优异,有一个控制性的强势妈妈和一个宠爱她的爸爸,在高考前夕,乔英子因为抑郁症去做心理咨询。
医生强调的一个点并不是父母离婚,而是妈妈总是否定爸爸。
夫妻间的否定,会让孩子质疑自己,对自己产生不认同感,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女明星贾静雯的第一段婚姻,分开的时候可谓是夫妻变仇人,可是在2019年两人友好同框了。
引来网友的热议。我却想赞这对父母为孩子做了最好的选择。
2、父母夸奖和肯定孩子,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父母去肯定孩子的优点,夸奖孩子,可以增强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让孩子获得轻松愉快的体验感,激发孩子积极向上的情绪和情感。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凡事有利有弊,题主不用太担心。
孩子的讨好,要看程度,如果没有了底线的讨好,那就有些过了,日常教育孩子时,应该多给孩子创造一些独立的空间和话语权。
例如:让孩子自己选择吃什么、穿什么、买什么、玩什么......让孩子对于权力以及自己的利益、感受、边界感,有更具体的认识。
孩子因为讨好而努力,是否和题主的引导有关?例如:你这样做妈妈很高兴!做的不好就不高兴?不听话就不高兴?
如果题主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解释,孩子这个行为也具有积极意义,也可以算作是一个优点:觉察别人情绪的能力。
总之,凡事有利有弊,没有绝对的对错,题主对于教育孩子方面的问题,不必要过分担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讨好型人格是没有安全感,父母做事不一致所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到这个问题,我想起了一部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松子从小时候就得不到父亲的重视,为了引起父亲的注意,她一次一次扮鬼脸,逗父亲开心。她从小养成的这种讨好型人格,让她成年后,面对恋人一次次的欺骗、暴力,她总是检讨自己,去迎合他人。
父母应该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孩子应该在父母面前是最放松,最真实的。孩子的努力是为了父母的开心,这样的孩子,懂事得让人心疼。
造成孩子这样的思想,父母也应该检讨一下,平常是不是对孩子要求太高,达到要求后就表扬,反之,就严厉斥责。让孩子产生一种,我只有各方面优秀,父母才会高兴。
父母对孩子婴儿时期的爱是无条件,最单纯的,孩子什么也不用做,微微一笑,父母的心都要被这样一个可人儿融化掉。随着孩子呀呀学语,父母对孩子有了各种各样的要求,这些要求都是为了孩子的将来更优秀。可是孩子现在小,不理解啊,在他们的心里,爸爸妈妈只会喜欢听话,乖巧的我。可能孩子长大后,可以理解父母,可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思想,会让一个孩子没有自我,太容易妥协。
上一篇:怎么购买即将退市股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