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人类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梦?
梦中,李白,庄周人类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梦?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人类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提问。人类历史上有很多与梦有关的事情和人,中国古代很多帝王将相出生之前都和梦有关,刘邦她妈梦见蛟龙生了刘邦,所以刘邦为赤帝之子,曾国藩奶奶梦见白蠎缠数,所以曾国藩只能是患有银屑病的重臣,始终当不了皇帝,西方历史上也有很多喜欢做梦的人,马丁路德.金是其中一个。
一 他是谁
简单的说,马丁路德.金是美国的一名黑人,是一名美国牧师,是一名美国社会活动家,是美国六十年代黑人人权运动的主要领导者。凭借为黑人发声,他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也是因为这个,他被种族主义分子刺杀。
二 他的梦
1963年8月28日,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堂前发表了题目为《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在这篇演讲中,他梦想美国的黑人能够与白人平等,而且和谐共处。他明确提出,如果美国要想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这个梦想必须实现。
三 他的梦实现了吗
当奥巴马当上美国总统的时候,很多人已经马丁路德金的梦实现了。但近期美国黑人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残杀,美国出现了大规模骚乱,说明马丁路德金梦想的人人平等还在路上,事实证明美国这个所谓的人权斗士没有权利对中国的人权情况指手画脚,拜托先把自己家里的事搞定吧。
欢迎讨论指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武丁梦中得傅説
2、秦始皇梦中战海神
3、秦二世梦见虎咬马
4、刘媪神交孕刘邦
5、国人梦兆曹国亡
6、卫贱妾借梦立嗣
这个问题,我也想过,还曾计划写一个历史上的梦系列大全的,不过,只完成了以上六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
万历二十八年(1598年),汤显祖辞官,回到家乡江西临川县的乡村闲居。这一年他49岁。他在生活中耳闻目储了一些青年男女的爱情遭遇,这些经历激起了他的创作感情。回乡不久,他就开始了《牡丹亭》的写作。
该剧是中国戏曲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与《西厢记》、《窦娥冤》、 《长生殿》合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该剧文辞典雅,语言秀丽。
明朝隆庆年间,以魏良辅为代表的一批戏曲音乐家,对昆山腔进行了成功的全面改进。在唱曲的板眼、宫调等方面,伴奏方面,气韵和平仄的使用方面,将昆山腔进行重新的规划整理,创立了一种清新典雅的声腔风格,使得《牡丹亭》成为后来文人学习、借鉴的一个典范。
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俞振飞、程砚秋、梅兰芳等通力合作下,《牡丹亭》得以重现舞台,并且陆续被拍成昆剧电影,使珍贵的影像资料得以流传下来。
《牡丹亭》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高度统一,加上昆曲的美妙演绎,简直美得不要不要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周公解梦》有诗曰:夜有纷纷梦,神魂预吉凶。庄周虚幻蝶,昌望兆飞熊。丁固生松贵,江淹得笔聪,黄粱巫峡事,非此莫能穷。人类历史上曾经记载过很多奇异的梦,而且还有应验的征兆,比较有名的有《黄粱梦》、《南柯梦》《庄周梦》等。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二个:
梦争太阳
秦始皇有一次在卸花园饮酒,忽然感到困倦,就睡着了。其间做了一个梦,梦中见一小孩从东面走来,身上穿着青色的衣服,面色像铁一样黑,又有一个小孩从西方走过来,身穿红色的衣服,面色像涂了白粉一样,这时黑面小孩一把抱住了太阳,白面小孩喊到:“放手,太阳是我的,我奉天帝之命前来掌管。”黑面小孩不服,上来和白面小孩打起来,连摔白面小孩七十跤。白面小孩从地上爬起来,只一拳便把黑面小孩打死了。白面小孩说:“他虽然是个英雄,但怎么能有我有福分?”然后抱起太阳就走。秦始皇敢紧问:“你叫什么名字?”白衣小孩说:“我是赤帝之子。”后人说这个梦预兆了项羽和刘邦。
始皇梦争太阳兆
梦拔羊角
刘邦还是泗水亭长时,梦见自己追赶一只羊,他拔羊角,羊角就掉了,拔羊尾,羊尾也掉了。有人解梦说:“羊字去了头和尾是个王字。”刘邦后来果然成了汉王。
汉高祖梦拔羊角兆
梦长庚星入怀
据说李白的母亲快生时,梦见太白星入怀中,后生下李白,便以此梦兆取名“白”字“太白。”
长庚星入怀梦
李白曾梦见笔上开出一朵花,从此后文采大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这样两个梦是比较著名的:
林肯是美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平民总统。他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领导了南北战争,最后废除黑奴制度,从而在美国历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但是,就在南北战争刚结束不久,这位功勋卓著的总统却在剧院观看歌剧演出时不幸被刺身亡。有趣的是,就在遇刺的前几天,他做梦梦见了自己被杀一事。而他还把这事作为一个笑话讲给自己的夫人听。没想到,一梦成谶。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