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我军很少在制式武器上使用皮轨?
导轨,步枪,都是为什么我军很少在制式武器上使用皮轨?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90年代光学瞄具通过燕尾槽固定在武器上是一种通行的做法,M16也是在提把上边装一个燕尾槽来装白光瞄准镜。而且当时枪械的附加器材本身也少,就是白光、夜间的瞄准镜。
而到了美国开始所谓的反恐战争,美国人开始往枪上装各种玩意,主要还是各种瞄具,不过美国人当时强调野战,但是当时夜间瞄具和白光瞄准具之间有一个配套的问题,当时白光瞄准具的倍数比较大,但是夜间用的瞄具倍数小,于是美国人就把这两种瞄准具串联起来使用,但是这样一来原来一个燕尾槽就不够用了,这样才把导轨什么装上,后来觉得挺好用,于是什么手电、小握把之类的东西都往枪上放,用导轨比较方便。于是,这种安装导轨的做法开始普及开来。
其实近几年,针对95的导轨附件已经出来了,只不过部队装备的不多。
特警对于各种附件是比较感兴趣,79上边装的已经基本上认不出来了。
而在中国相对来说,军方的需求不大,美国在伊拉克、阿富汗干的事情,在中国都是交给特警干的,陆军准备的是大规模机械化作战和登陆作战,对于这种东西需求不大,所以军方对于这些导轨什么的没有太大的兴趣,反而是各地的警察对于各种附件是需求很大,特警的武器上边都是想办法装附件,没有导轨想别的办法,象各种卡子固定,尤其是79冲上边,已经是改装的让人认不出来了。
近几年,针对95的导轨也是推出来了,不过军方用的不多,还是各地的特警用的多,还是那句话,军方准备的是大规模机械化作战和登陆作战,在那种地方枪上边有没有这些附件关系不大,有更好,没有也不要紧。当然,去年曝光的新枪是有了导轨,同时也有一些希望大规模配发光学瞄准具的呼声,但是这种事情一个是要看需求,还有是经费。毕竟军费的大头是在重武器上,枪械能够分到的银子还是有限。
军方准备的还是这种机械化作战,对于枪械的要求并不高,如果在高原动手,肯定不会象62年那样以轻装步兵为主的穿插了,肯定是用机械化部队进行运动战了。
中国军方准备的还是大规模作战,尤其是重点加强海空军,而无论是052D还是歼20都是吞金兽,能够分到枪械上的银子就是那么回事了。
图片来自网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这问题问的就有错误。皮轨是装在轻武器上的,我国轻武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全部实现国产了,虽然很多轻武器都是仿制苏联的,但那不能叫苏制,那是仿苏制。所以说,没有纯正苏制轻武器,何来在苏制武器上使用导轨之说呢,难怪没人回答你这个问题,问题本身就是个错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皮轨是干吗用的?是装扩展件用的。但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军队来说,允许战士们自己在枪上装乱七八糟扩展件是不可接受的,所以制式枪械必须统一。而统一装备的枪械自然是能省则省,既然不允许装扩展件,那还装皮轨干吗?
个人感觉浑身皮轨的枪械是给特种部队设计的,适合想把一个兵当两个兵来用,走精兵路线的富裕小国,以器械来补人力之不足。中国的新型步枪也装了皮轨,但大规模装备普通陆军的可能性不高,伞兵、导弹兵、特战兵、炮兵、卫戍部队等倒有可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皮卡汀尼导轨是国外的通用扩展接口,中国有自己的扩展方案。所以不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是95式等枪械设计时国外没流行安装导规,所以我国也就没设计。其实还有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轻武器在现在军事体系中就是个打酱油的,在经费一定的情况下,把钱花到别处更有性价比。比如在皮轨上安装瞄准镜,是增加了远距离射击的精准度,但实际上部队在远距离上更愿意用高射机枪平射或是迫击炮覆盖,没人愿意和敌人对狙的。实际战场的情况老毛子拍的电影较美国人更贴近实际,比如在电影风暴之门就有类似情节,大家不要被美国人的电影带歪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简单。因为我们的制式步枪研制时还没有标准的皮轨呢!而步枪设计定型后其技术水平就已经固定不能再改动(63的教训)直到最新的19式才大规模应用皮轨。
上一篇:我现在是大三准备考研了,想问问你们网课都在哪里弄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