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小孩该揍的时候还是要揍!一味的说服教育还是不行!您们觉得呢?
孩子,家长,时候小孩该揍的时候还是要揍!一味的说服教育还是不行!您们觉得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不赞同小孩该揍的时候还是要揍这个说法。一味的说服教育是不行的,这个说法我是赞同的。
我小时候有过被妈妈揍的经历,直到现在每每想起,我还是对她有怨言。那时只是我无意碰坏一件摆设或者不小心碰伤哥哥,暴脾气的妈妈都会打我。当时的我都是无意中犯的错,可妈妈连基本的说服教育都没有,直接就打,让我很伤心。她一直很偏心哥哥 ,可爸爸却从来没有打过我。
如果你真的爱自己的孩子,怎狠的下心去打那么弱小的孩子呢?孩子犯了错,批评教育是应该的,但绝不能上手就打。孩子教育不好,只能怪父母无能,打是最不可行的手段,会给孩子造成一辈子的创伤。
扪心自问:作为父母的我们,是不是也有犯错的时候呢?当我们犯错的时候,有人揍我们,我们是什么感受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是不要揍孩子,对孩子的教育多用些心思,学当智慧的父母吧。
不能揍孩子,也不能一味的说服教育。孩子需要成长,同样的,父母也需要成长。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仅是个人的看法。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完全正确!前提是该揍!我揍过小孩几次,一次是大马路上跑过去捡东西;一次是冬天烧炉子玩火,把电饭锅的玻璃盖子拿火上烤热再放冷水里引起爆炸;再有一次拿他妈妈钱买零食不说。揍的同时要讲道理,揍也不能随便揍,不能打头,不能用硬物揍,皮带或者软绳,打屁股,疼但不会伤,还让他记忆深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相信很多成年人在小时候都挨过揍,而且记忆深刻。父亲是教师,有一次讲起来,有个同为教师的好朋友,为自己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学生很骄傲,很愿意和以前的学生聚会、聊天。有一次他去赴宴,本来挺开心,突然一个已经四十多岁的学生对老师说:“我记你一辈子,在高二的时候你揍过我,一直过不了这个坎。”从此这个七十多岁的老师再也不去参加学生的聚会了。
“揍”是一种教育、惩罚得方式,需要的是有理性的“揍”,一定不是父母发泄情绪的一种方式。
要和孩子说明为什么挨揍,是他的什么行为需要矫正和惩罚,让孩子知道自己错了,哪里错了,怎么改正。而且“揍”要有度,起到惩戒的目的就够了,在这过程中不要用语言和行为羞辱孩子。
这样孩子才能正确的接收到父母传递给的信息,不会留下心理阴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家好!我是将帅思维,非常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对于打孩子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家长如何教育好孩子呢?一味说服教育孩子行不通的时候,确实很多家长忍不住就会对孩子动手,这时家长伤心愤怒,孩子哭着叫可怜。那么这时相信很多家长都会在打孩子后而后悔不已。我也是一位家长,我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
一,作为孩子的家长首先需要了解清楚自己孩子的性格是属于那种类型的?如果是属于外向型比较顽皮,那么有时候说不听,家长可以适当敲打一下孩子,让他及时纠正过来,外向型的孩子内心相对比较坚强点,敲打一下还是可以的。那么如果你的孩子时属于内向型的,家长就不合适动手打了,因为这些的孩子内心过于脆弱敏感,孩子容易受伤而得抑郁情绪,加上不主动沟通,家长无法掌握孩子心理的情况。所以家长第一步就是要搞清楚自己孩子的性格,根据孩子自身情况出发而教育,而不是麻木乱来就打,这是不可取的。
二,如果家长平时经常打孩子,这样行不行?肯定是不行的,这是一种恶性循环的事情。有的家长说我们这一代人就是被父母打出来的,孩子打一下有什么问题吗?难道现在的孩子就那么宝贵打不得骂不得?如果家长还是沿用上一代人的教育理念是行不通的,时代在发展,孩子从小生长的环境不同,家长还是要因材施教才是最理想的教育方式。
三,如果有部分家长打了孩子后,还是要分析一下打孩子的情况反馈。为什么要分析呢?因为不同的孩子被家长打了以后,他们的情况反馈不一样。有的孩子被打后,已经开始意识到错误了,在逐步改正,那么家长采取的措施是有效的,对孩子是有帮助的。反之打了孩子后,孩子天天和父母逆着来干,那时的家长是苦不堪言。孩子不懂父母的良苦用心,那么这时对家长和孩子来说是一种恶性循环的伤害。最后,所以在打孩子方面,有的家长赞同,有的家长反对,我的建议就是因材施教结合孩子综合情况进行教育。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同意,完全同意!不同生长时期有不同的合适方法,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教育手段!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