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九年级学生要跳楼被拦住了,学校请家长陪读,家长不愿意怎么办?
孩子,家长,学校九年级学生要跳楼被拦住了,学校请家长陪读,家长不愿意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九年级学生要跳楼被拦住了,学校请家长陪读,家长不愿意怎么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最紧迫的事是让家长带孩子去精神卫生中心找大夫评估孩子目前的心理状况。上不上学不是目前的重点,孩子活着才是最大的诉求。跟家长讲清楚利害关系。我想家长应该会理解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的学生这是怎么啦?
动不动就要跳楼。
生命就那么不值得珍惜吗?
九年级的学生,也就是初三了。
最闹心的是学生要跳楼,家长居然不想管!学校怎么办呢?
首先要分析一下他想跳楼的原因,是成绩不好,压力太大了?还是与家庭闹矛盾?或者是与同学相处不好?或者是感情问题?(初三的孩子并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其次,针对原因对症下药。请老师或他耍的好的同学去做思想工作。解开他的思想疙瘩。
第三,最好让其家长接回家去休息一段时间。家长陪读是不太现实的做法,但让学生放假回家去休养一段时间,这是可以做到的。既减轻了孩子的压力,也方便家长陪护。
最后呼吁: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亟待解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凉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些事的确很正常,因为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玻璃心,吃不得苦,经不起挫折,甚至老师的一句话,他就会跳楼。这是为什么呢?
现在不正当教育宣传,爱钻两个牛角尖,而且家人也不想管孩子,认为把他交给学校,就完全放心了,出了事却胡搅蛮缠找学校算账。
一,一些商人和或者媒体为了获得流量和经济利益,爱宣传两个牛角尖儿。
赏识教育让孩子们一个个形成了玻璃心,经不起挫折,这是很大的牛角尖儿。哈弗大学刘亦婷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想当年这本书几乎家家买一本,每个父母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刘亦婷,但是考上哈佛就是最大的成功吗?这只能说明他脑子聪明一点,但是思想品德呢?未来发展呢?爱国情怀呢?应对挫折的能力呢?这些一概不管,这正是培养了畸形的人才。
另一种牛角尖儿就是棍棒之下出才子,就是军事化管理,高压让孩子难受,离家出走不想活,产生抑郁甚至自杀。这些例子从网课开展以来,家长管教孩子,有跳楼自杀的,令人非常痛心。
从两个方面来看,总之是孩子不能遭受一点挫折,老师一批评就跳楼自杀,家长在管教孩子方面,在思想开导方面,没有起到及时跟踪及时调整的第一责任人的作用。
二,对于学校来说,教孩子学习,在思想上及时指导,这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学校老师不可能随时随地把控孩子的思想情绪,担心他忍受不了老师的批评就自杀,所以请求家长陪读这也是无奈之举。
必定学校的学生不是一两个而是很多,老师也不可能无缝管理这些孩子。请家长来陪读是为了孩子的安全也是让孩子经受一番挫折和磨难,从而让思想走上正确的轨道上来。
学校无小事,因为老师的批评,孩子难以忍受要是自杀,学校真的负不起这个责任。安全起见,为了教育孩子,学校和家长结合,家长应该密切和学校配合这才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有的家长找各种理由拒绝和学校配合,比如工作忙,比如在医院伺候老人等等。有这种思想的家长根本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对国家不负责任。这是只管生不管养的思想,家长就是不合格的家长。
三,既然家长不配合,那么就剩最后一条路了,让孩子在家里面让家长带着。
因为既然孩子要自杀,学校不可能光为了这个孩子再找人看着,因为还有很多教育教学任务,还有其他的孩子呀?
学校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保证学生的安全。让家长把孩子领回家,就是让家长好好教育孩子,思想走到正规上来,再到学校。
让学生接受学校教育就是把学生培养成建设社会的合格的人,进入到社会中成为一个合格的思想正常的人。
可是这个孩子动不动就要自杀,学校要采取非正常方式来管理。但是家长又不配合,学校真的有点为难。
还是让家长带走吧,然后学校给他们请个心理辅导教师,对家长和孩子分别进行心理干预,让家长给孩子在心理上进行疏导。
家长不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辅导,说明家长也有极大的心理问题。对家长和孩子进行及时的心理辅导,也是很有必要的。
另外也呼吁其他社会各方面,接受这些孩子给学校减轻负担。也希望对这样有心理问题的家长,能得到社会和国家及时的心理辅导。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作为九年级的学生,首先他处于毕业阶段,学习面临着人生的分水岭,在这个时候呢,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存在一个断裂期,其实这些学习不大理想的同学对自己的前途往往不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无法正确的面对升学和就业这两大主题,学生的心理啊,往往处于一种焦躁状态,进而学生出现一些过激的行为,我以为学生跳楼应该有跳楼的原因,作为老师应当积极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尤其是要请学校的心理教师对其进行心理干预,选择让学生的家长到校来看护自己的孩子,这方法看起来的确能能够预防学生出现跳楼现象,其实这是一种责任的推脱,也是不足取的一种行为方式,学校对学生负有教育和监管的育人功能,不能简简单单的将自己的教育责任一推了之,那如果这样的话,把孩子的家长都请到学校来,学校岂不是乱了套,前段时间我的孩子的老师就做过这样的试验,让班级当中的孩子的家长轮流晚上到校看晚自习,很多家长都踊跃的报名,而且,每天晚上帮助老师到校班级当中去看护学生的自习课纪律,坚持的只没有一个月,不了了之了,家长到校看护晚自习,可能自己的孩子还有点畏惧心理,但是对于其他的家庭的孩子却毫无畏惧!所以说,让即将跳楼的孩子的家长来到校看护这种育人方式,我觉得不足取!
上一篇:家庭健身房器械如何搭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