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样理解“书画同源”?
书法,书画,中国怎样理解“书画同源”?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都是为了表意而产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书法与绘画的关系是一个古老的命题,在论及中国书法与绘画的关系时,“书画同源”是从古至今流传比较广泛的一种说法。这种说法源自于古人的一些表述。唐代画家王维在《为画人谢赐表》中曾说过:
“卦由于画,画始生书”。
这是目前为止有关“书画同源,书出于画”最早的说法。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
“是时也(轩辕氏时),书画同体而未分”。
宋代《宣和画谱》中说:
“书画本出一体,盖虫鱼鸟迹之书,皆画也,故自科斗而后,书画始分。”
这些古代的文人学者都认为“书画同源,书出于画”。但这种观点只是他们的一种主观臆测。他们在表述这种观点之前,并未考察实物,也未探究本源,因此缺少证据支撑,并不足以为人所实信。
另有人探讨中国书法与中国绘画在技法上和所用工具上所具有的相同之处。试图从这些方面来寻找书画同源的佐证。他们认为中国画讲究的是骨法用笔,是以线条为主要表现形式,而线条又是中国书法的生命力,所以,“线” 是中国绘画与书法的共同要素。他们认为书画又都以毛笔作为工具,所以书与画有很多的共同点。他们所举证的书与画所拥有的这些共同因素,毫无疑问能证明中国书法与中国绘画之间的确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但尚不足以佐证“书画同源”的观点。
著名学者徐复观经过仔细的研究后,在书与画是否同源的问题上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徐复观在对画与书的本源上加以分析考证后,得出了我国的书与画完全是出于两种不同体系的观点。
徐复观从我国古代龙山期,仰韶期的彩陶,以及殷代的青铜器上的花纹入手考证,发现这些我国古代最早的绘画都具有极抽象的特点。这些彩陶和青铜器上的花纹图案反倒不像原始文字那样更具体形象。这是因为最早的彩陶花纹完全是因为装饰的目的而存在的。这种图纹的演变,是随着被装饰物的用处的不同,以及它们所处的时代背景的不同而不断变化的。所以古代这些最早的绘画可能像某种物形,也可能什么都不像。它具有艺术装饰的本质特征,它不追求绝对的形似和象形,也远不似古文字那样力求用象形来表达事物并帮助记忆。
徐复观的这种观察细致入微,他清楚地阐明了我国古代早期绘画所具有的基本装饰的本质特征。
我国古代早期原始的巫术礼仪所包含的内容极为广泛,在这些礼仪之中,各种纹饰图案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这些纹饰图案其实就是一种应“人文氛围”和“象征意义”而产生的装饰形式,是一种因为人类自身的力量不够强大而从心中产生的一种对自然力量的痴迷和崇拜。中国彩陶图案纹样与远古时期原始人民崇拜巫术以及相关的祭祀礼仪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些图案纹饰是巫术图腾的呈现形式,彩陶上的纹样也都是依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生殖崇拜等需要而表现的。因此,不管用于何处,其所具有的装饰性质是不变的。至于它们在绘画艺术审美意义上的提升,也应和书法一样,是汉末魏晋以后的事情。
从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来看,它一开始的出现就出于实用的目的,所以它从出现开始就具有力求象形的特点,因为只有非常象形才可以起到对事和物的表达和记忆的作用。后来随着人们对一些常见事物上表达符号的约定俗成,文字也就不用像以前那样要非常形象地表达事物,而是变得越来越抽象,越来越方便于书写,这也是文字所具有的实用性的本质所驱动的必然结果。
所以文字与绘画的产生,从一开始就是两种不同的脉络。绘画的出现是出于装饰的目的,而文字的形成完全是出于实用的需要。
徐复观“书画非同源”的观点,既有对中国古代最早的绘画和文字是不同性质的实例举证,又有对他们之所以产生在本质上令人信服的说明。可以说,相比较于那些唐宋时期的古人们根据主观臆测所得出的“书画同源”的结论,徐复观“书画非同源”的观点,更令人信服。
徐复观还用《周礼》将绘画之事统于《冬官》,而《春官》外史则专掌书令,之作为佐证。从侧面来印证古代书、画并不同源的观点。
说书与画并非同源,仅仅是从源头上对它们产生的脉络加以厘清,并非是要否定书与画之间所具有的紧密联系。中国书法与绘画之间所具有的密切关联,基本可以确定是在东汉末期,是在书法艺术产生了表现美的自觉追求以后。
在汉末魏晋时期,由于玄学的逐渐兴起,文人墨客士大夫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书法与绘画都走上了对艺术之美的自觉追求。
东汉末期,草书渐渐发展成熟,草书相比于其它书体更易彰显书者的个性,更易于书者的自由发挥,这使得文字除了具有实用功能,还具有了充满游戏性质的艺术性。而这个时期中国绘画也正处于转变时期,在魏晋时期兴起的玄学中的老庄思想影响下,画家们开始亲近山水,亲近自然,开始在表现山水之美上产生艺术上的自觉,这使得魏晋以后的中国水墨山水画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草书的成熟,草书的更趋于艺术表现的特性与绘画艺术上表现自然之美的觉醒几乎同时期发生,这使书法与绘画在艺术性格上趋于相同。而书法与绘画又使用相同的工具,这更大大加深了书法与绘画之间的联系。而随着绘画中水墨山水画的兴起,书与画之间的关系更近了一步。但这也使得人们产生了误解,误以为他们在源头上就是一家。
书与画之间的联系到了宋代又发生了质的变化,宋代文人画的兴起,使书法和绘画在艺术上真正结合到了一起,它们在笔墨和意境上起到了互助和互拓性的作用。宋代的文人们大多能书、能诗、能画,他们将书法的笔墨情趣和用笔技法带入到绘画中,所以宋代有以书法的笔法入画的说法。
其实,书与画在唐代中期以后,虽然呈现水乳交融,联系紧密之势,但在艺术本质上还是两条不同的脉络。就以中国绘画与书法中的共同要素“线”来说,书与画的线条虽然对艺术家的功力有着相同的要求,但画家和书法家表现出来的线条在形态和质感上却是完全不同的。
有的人画一手好画,但却写不好书法。有的人能写一手好书法,但却不擅画,这说明书法和绘画并非建立在对方之上,它们完全是可以独立发展的。至于有说法认为要画好画,必先练好字,或说擅画者必擅书法则完全是毫无根据的说法。当然从古至今擅书又擅画的名家也有很多,唐代以后书与画之间互相辅助的作用也呈逐渐增大的趋势,这一点也是事实。
上一篇:剪映导出的视频尺寸小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