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什么为诗词中的弧平、坳句与坳救?请举例说明?
平仄,平声,仄声什么为诗词中的弧平、坳句与坳救?请举例说明?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什么为诗词中的弧平、坳句与坳救?请举例说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我是秋风学诗,根据老师所讲和查阅资料,回答这个问题。
一、什么是孤平?
五律、七律、五绝、七绝等格律诗中,一平被两仄所夹,称为孤平。
如:唐·栖蟾《牧童》
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
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
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
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
第六句“月明抚掌归”就犯孤平,仄平仄仄平。
二、什么是坳句?
五律、七律、五绝、七绝等格律诗中不合常规平仄格律的句子叫拗句。
《牧童》是五言律诗,它的平仄格律应是: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第六句"月明抚掌归"为“仄平仄仄平”,不合“平平仄仄平”的格律要求,出现坳句。
三、什么是坳救?
五律、七律、五绝、七绝等格律诗中出现拗句,采取一定的方式补救,称作"拗救"。拗救的方法,一般有本句自救和对句相救两种。
孤平自救的方式是五言第三字和七言第五字改平声。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显然“月明抚掌归”中的“抚“是仄声,没有救孤平。
救孤平的方式是,仄平【平】仄平。第三个字改平声,例如“月明携酒归”就是孤平自救。
对句相救的方式是在五言诗中,如果在出句中将"仄仄平平仄"用为"仄仄仄平仄",就应将对句从"平平仄仄平"改为"平平平仄平"。于是该联变为"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例如,孟浩然《留别王维》"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上句"竟"字拗,下句"空"字救。
在七言诗中,如果在出句中将"平平仄仄平平仄"用为"平平仄仄仄平仄",就应将对句从"仄仄平平仄仄平"改为"仄仄平平平仄平"。于是该联变为"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例如,杜甫《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上句"自"字拗,下句"空"字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律诗中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就叫孤平。
孤平是律诗的大忌,我们在写律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避免孤平。写词曲同样如此。
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在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唐诗中,绝对没有孤平的句子。
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
前面一字用拗,后面必须用"救",这就是拗救。
一般说来,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必须在适当的位置上补偿一个平声。
1.在该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个字用了仄声,第三个字补偿一个平声,以免犯孤平,这样就变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则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换成“仄仄仄平平仄平“。这是本句自救。
2.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声,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平声来补偿。这样就成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七言则成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这是对句相救。
例如: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五”字和"寂"字都是该平而用仄,”无"字平声,既救第二句的第一字,也救第一句的第三字。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第三句"不”字仄声拗,第四句"吹“字平声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孤平是律诗(包括长律、律绝)的大忌,所以诗人们在写律诗的时候,注意避免孤平。在词曲中用到同类句子的时候,也注意避免孤平。
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
例句:春水生二绝 杜甫
一夜水高二尺强,数日不可更禁当。南市街头有船卖,无钱即买系篱旁。
那么什么是坳句呢?古人把律诗中不合平仄的句子称为拗句。初唐、盛唐某些诗人的律绝中出现一些拗句。
例句如下: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律诗中虽然出现拗句,但诗人有补救的办法,这就是“拗救”。所谓“拗救”就是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字,就在后面适当的地方用一个平声字作为补偿。拗救有两种:一种是本句自救,第二种对句相救。
一、本句自救,就是孤平拗救。前面说过,在律诗、绝句中,仄平脚的句型,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平声,否则叫“犯孤平”,但是如果在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用个平声字作补偿,也就没有毛病了,这叫做孤平拗救。
例句如下:
夜宿山寺 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二、对句相救又分两种:(一)大拗必救;(二)小拗可救可不救。
大拗必救指的是出句平仄脚句型,五言第四字拗、七言第六字拗,必须在对句的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用一个平声字作为补偿。例如: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拗救)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见拟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