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样看待家长的教育问题?
孩子,家长,父母怎样看待家长的教育问题?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怎样看待家长的教育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尚可网!
家长的一言一行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分享一个真实案例:上学期新转进一个女生,刚好没多久学校要举办科技节活动,班主任布置班上的孩子们回家准备科技小制作,这孩子爸爸第二天一大早发给班主任一长段信息,兴师问罪:"你们学校就是事多,孩子是来学习的,你们搞这些乌七八糟的事情干嘛?我的孩子本来成绩不好,昨晚一直做到12点。”班主任一到校,就先找到这孩子了解情况,让她将昨晚做的小制作拿出来,一看懵了,只见是一张纸上就粘了两个小纸片,涂了点绿色,估计用几分钟就能完成。怎么会做到12点呢,只有当事人自己最清楚了。
由此可见,家长所作所为对孩子的影响很重要,针对上面案例中的爸爸发信息这件事,将责任完全怪罪于班主任和学校,没有找出孩子为什么做到那么晚,而且也没做出什么作品的真正原因。经了解这孩子的爸妈平时对孩子疏于管理,孩子养成了做事“万事不着急”的不良习惯,作业拖拉,不拖到那个点就不去写作业。疫情期间网课作业都是在晚上11点至12点才上交。虽然老师跟家长交流了几次,但是还是一如既往,没有改变。有些不良习惯一旦形成,很难改变,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言一行孩子平时都耳濡目染,俗话说“跟好人,学好人”,也就是说家长所做的一切对孩子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孩子一生。
家长的陪伴和关爱是孩子的心灵的镇静剂
再分享一个案例:班上有一个女孩,平时看起来很文静,不了解她的人觉得这孩子没什么不好的地方,有一次下课间与同学发生了争执,同学语言相激,这孩子放学后就回家偷偷服用大人的安眠药,还好抢救及时,没有发生危险,此事让人唏嘘不已。这孩子爸妈离婚,整天不在孩子身边,一切由奶奶照料,孩子的爸妈对孩子缺少关心,缺少监督和管理,孩子心中有想法得不到安慰和倾诉,平时对孩子不闻不问,孩子缺少爱的教育,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爱的滋润,家长对孩子的陪伴和守护就是孩子心灵的镇静剂。
家长恰当的教育方法是促进孩子的成长的灵丹
几年前遇到一个家长,由于孩子作业没有完成,老师让他来办公室一趟,没想到一走进办公室,上来就对孩子一巴掌,嘴里还骂骂咧咧,又是拽又是拖,老师实在看不下去,这才当场拦下。这家长一来不好好了解情况,二来这种处理事情的方法让人大跌眼镜。他完全可以换一种方式,来办公室先跟老师好好沟通,回家再与孩子好好交流,找到真正原因才可以对症下药。这就说明,这样的家长平时在家里对孩子的态度也就可想而知了,没有好的教育方法其结果肯定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所以适时适当的教育方法对家长来说是一门值得研究的学问。
总之,家长要善于观察孩子的外在表现,洞察孩子的内心世界,多关爱自己的孩子,做好自己的表率,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教育孩子,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我是知花知雨,希望能帮助到你!欢迎关注和留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中,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亲教育最主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常任老师。教育效果直接影响孩子成长,成人,成才,教育得好,孩子可能是精品,如果教育失利,也许就成废品。
家长可以将孩子当成私人产财来管理,对孩子的教育更具有情感性,权威性。正常情况下教育效果优于学校和社会。家长真正具有对孩子的管教,处罚权。而学校有的是虚权。
家长应该怎样来教育孩子呢?
一,从小教起,不间断,不放松。
根据孩子年龄特点,从小教给孩子怎样做人,怎样做事,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能做。
适事适当教给孩子: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礼貌待人,不以强欺弱,不争强好胜,不做损害别人的事,不贪图别人的东西,不随变顺手拿别人的物品。要有同情心,爱护别人之心,有怜悯之心,学习要自觉,主动,要刻苦努力,懂得只有付出才有收获。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等全面的教育。
二,关爱教育要自始至终。
从孩子出身来到人间,到抚育成长,成人长大,父母之爱从未间断,注意不同年龄段给予不同方式的爱,爱是最好的教育,也能收到最佳教育效果。
三,注重父母身教,用良好言行教育孩子。
家长应给孩子树立榜样,用形象和言行教育孩子,注意父母言行,不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比如父母之间的争吵,打闹)
四,讲究教育方法,多法並举,恰当使用。
对孩子的教育以说服教育,讲道理为主,要以理服人。根据实际情况,必要时可以惩罚教育,惩罚适度,不能过多,不能长期使用。处罚要让孩子知道该罚,接受处罚。
教育孩子要以鼓励为主,从精神鼓励(夸奖)到物质奖励和承诺鼓励。家长对孩子说话要算数,承诺了的一定要兑现做到,不能带有哄骗孩子的想法。
总之,家长不能忽视,不能低估,不能小看自己的教育,只有家长教育到位,配合学校,社会教育到位,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使孩子(学生)健康成长,成人成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多教育孩子爱国,有强大的祖国才有稳定的家!
上一篇:如何看待学校的“女生夏天不让穿裙子,男生不让穿短裤”的校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