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评价《圆桌派》第四季?
孩子,自己的,父母如何评价《圆桌派》第四季?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何评价《圆桌派》第四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最近看了最新一季《圆桌派》,而且是专门为了看这个节目,下载了优酷app。
这一季让我印象很深的有三期,这三期让我对自我认知和觉察有了一些感悟。
01
一期是王晶做客,看完节目对他改观很大,以前一直觉得他是烂片导演,但是,看完后,觉得他有贵在自知和自察的睿智。
他知道自己是商业片导演,自己的作品并不是大浪淘沙能够留下的精品。
但是,他的认知里,自己的电影在商业上达到预期、观众愿意买票就算成功,所以他可以不care影评人对他的评价。
追求电影作品的名垂千古,对他来说一来难,固然香港电影的“执生”(因生产电影快而产生的随机应变的灵活),让香港电影被影评家大卫波得维尔评为独特的电影存在。
但是有商业利益的牵制,有时间紧任务重的掣肘,他导演的很多作品都是飞机稿(边拍边写台词,即使后来好评如潮的周润发张国荣主演的《英雄本色》,也是周润发轧戏时的),生产电影精品难。
而现在香港影人北上,在有大陆资本的帮助的同时,香港影人又缺乏一些能与大陆影迷产生共鸣的东西,而这是他再也没办法拍摄喜剧的原因所在。
二来,这样的好电影作品本身也少,他不能忝列电影大师之列也没多大遗憾,他认为很少能挑出错处的电影只有《教父》,很多电影在时间的大浪淘沙中,都渐渐失去了光华。
除了对自己电影职业的反思让我印象深刻外,关于他和他合作过的电影人的评价,也让人耳目一新,让人觉得他很真。
比如他投资许鞍华的《天水围的日与夜》系列,他就很诚实的说,他欣赏许鞍华,而且出于电影商人的投资思维,这部戏的投资他能hold住。
关于他和周星驰的恩怨,他认为两人结束合作是因为两人都想做导演,即使两人产生摩擦,他会觉得星爷备受争议的《新喜剧之王》不错,有遗憾的地方在于演员不给力——再也没有一个如周星驰那般的喜剧演员。
正是因为王晶的自知和自察,他很明白他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有没有完成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很自信的承认这就是自己,而不是活在别人对他人云亦云的“烂片导演”的眼光里。
02
一期是陈坤,以前对他的认知仅仅是一名有演技的优秀演员,但看了这期节目,觉得他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
演员很容易受抑郁症困扰,因为演艺圈很容易放大虚假自我,而去掩盖真实自我,而这样的演艺圈生活很容易产生抑郁症悲剧,比如张国荣、乔任梁、崔真实等等。
这期节目中,陈坤也讲到了自己遭受抑郁症困扰的经历,那是一种觉得从高楼跳下去也没什么的感觉。
而他是怎么慢慢走出来的呢?
大家应该知道,陈坤喜欢佛学,喜欢打坐,也做了一个公益行走的组织。在这些活动中,他慢慢觉得要讲究外在世界和内在世界二者之间的平衡。
《圆桌派》陈坤
我的理解是,演艺圈,但名气很大的时候,你会觉得外在世界很大,而你的内心却其实很惶恐,惶恐观众一旦不喜欢自己了该怎么办,你会看不清自己。
而讲究外在世界和内在世界二者之间的平衡,其实修炼的是一种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淡看天外云卷云舒的淡泊宁静。
无论外在世界如何,都应该修炼内在世界,保持一份自我认知和觉察。
陈坤还提到一个保持乐观情绪的方法,叫除了转念外(转移负面情绪),还试着去察觉情绪,并试着不去放大情绪。
就比如说,人嫉妒情绪一来,我们能感知到,我们不要去道德评价它,而是想:“这就是妒忌”,并试着和它好好相处,然后让它慢慢逝去。
演艺圈新老交替那么快那么频繁,也许今天名噪一时,明天就已昨日黄花,外在世界的变化太快,人的地位变化也太快,演员自我察觉到修炼内在世界的重要性,并试着与自己的各种情绪好好相处,去对抗不断变化的外在世界,是一门很重要的功课。
03
一期是武志红,武志红是著名的心理学家,他的《巨婴国》应该大家都有耳闻。在这期节目中,不能想象他也要找心理师寻求帮助。
但后来想起《自卑和超越》的作者阿德勒,正是因为童年自己体弱多病,才能察觉出一些普遍的心理问题,从而写出经典心理学著作。
这期节目是探讨原生家庭的,有一个观念让我很印象深刻,那就是自律和自控是在3岁前养成的。
我们在孩子教育中,总会怪孩子自律不够,而这一切都是3岁前我们就开始试着控制他,比如为了让孩子睡觉不尿床,我们大人会哄着他让他睡前尿尿。
但是,我们也会发现,小孩就是不尿,有着要跟你作对的架势。
而这一切都是有心理学依据的,那是孩子试图去夺取控制权。
这让我理解了,为什么有些家长让孩子表现一下背他滚瓜烂熟的诗歌,孩子会回答,我不会,大人这时候被气得半死。
所以为人父母,要想小孩自律与自控,3岁前可能就要开始花心思了。
还有家庭关系中除了父母给予的爱,比如在孩子自恋(心理学术语,孩子一出生看世界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受挫时,父母会给予正向的鼓励,这样孩子成长不会产生心理问题。而之前北大学生吴谢宇弑母一案,其实暴露的是,家庭关系中更有存在感的是权利关系。
父母总以生你养你施压子女,让孩子处在一个听从者的位置。
所以子女很容易在高压没有了的时候,想要掌握控制权,比如进入大学后,孩子很容易放飞自我。
还有,什么样的父母会有什么样的孩子,因为小时候父母的行为模式会被小孩内化在他的心里,正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怎样成为孩子的榜样,是一门一直需要学习的课程。
为什么要讲这三期内容?因为跟我们现阶段的一些经历是共通的。
王晶和陈坤,两位是身处娱乐圈的人士,很容易活在别人的流言蜚语、人云亦云中,但这份自知和自察能让他们心理强大而不被轻易打倒。
我们现在处于成年阶段,也是经历各种比较、各种评价的阶段,比如参加同学会,如何清晰的认清自我,认识自己是谁,如何与各种情绪相处,正是我们现阶段要学习的功课。
而武志红这期探讨的内容,将是我们即将为人父母所要保持的自知和自察的一个方面。
都说当好父母是世界上很难的功课,了解原生家庭的一些基本问题,有利于我们走上父母岗位的时候,多一份对孩子的理解。
上一篇:生物质发电厂工资高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