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抗日战争时期,使用的枪有那些?
步枪,轻机枪,手枪抗日战争时期,使用的枪有那些?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比利时FN-BAR-M1930式机枪
中国是M1930轻机枪的主要用户,在1933年上半年时就采购了5000挺,到了1937年已经进口了9148挺,抗战爆发后又订购了8000挺,至1939年5的,通过滇湎公路一共运往内地7412挺,所以总数量有可能超过2万挺以上,引进的数量仅次于捷克式。
▲芬兰的M26机枪
实际上,在那一段时期中国引进的轻机枪还有多种,比如芬兰的M26机枪等。军阀及地方武装私下购买的更是多不胜数,这些万国造武器对于中国抗日来说,同样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虽然为了购买它们我们通常都要付出高价。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使用的手枪
单响手枪“独撅子”
这是一种民间土法制造的手枪,一次只能打一发子弹,打完后,还要把握把向下掘开退出弹壳,再装弹,所以又称“撅把子”“独一撅”“独角牛”“单打一”。这些枪的枪管都是自行打制,有的用铁条盘成。形制不一,口径也是五花八门,有的发射手枪弹,有的甚至发射来源广泛的步枪弹。其中有些有膛线,而多数则是滑膛。
▲独撅子手枪
为满足抗日武装对枪的需求,根据地大量制造这种“独撅子”,主要装备民兵和游击队,甚至在八路军、新四军正规部队中也有少量使用。根据一份1943年1月4日杨立三通知十八集团军后勤部军工部加制单响枪及其分配问题的记录,可以看出,单响手枪(独撅子)在1943年的使用量还不小,一次就造了1000支,而且都是分配给主力部队使用。
▲独撅子手枪
“十四年式”手枪“王八盒子”
“王八盒子”即“十四年式”手枪。但是,在当时以至现在的中国百姓中,说起“十四年式”手枪,几乎没有几个人知道。但是,要提起“王八盒子”来,几乎是妇孺皆知!
上世纪20年代,日本于1925年在陆军大将南部麒次郎设计的南部陆式8毫半自动手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成一种通用手枪,定名为“十四年式”手枪。第二年,名古屋兵工厂开始批量生产“十四年式”手枪。此后,“十四年式”手枪很快在日军中普遍装备。因为“十四年式”手枪枪套像乌龟壳,又是日本鬼子使用的,就被中国军民称为“王八盒子”。
勃朗宁手枪“撸子”
勃朗宁研制手枪始于19世纪末,1897年取得专利,其产品主要由比利时的FN国营兵工厂、美国的柯尔特武器公司及雷明顿武器公司制造。从民国初年开始,中国仿造了大量的勃朗宁1900式手枪。民间对弹匣位于握把内的小手枪俗称“撸子”,又细分为“枪牌撸子”(M1900 7.65mm)“马牌撸子”(M1903 7.65mm)“花口撸子”(1910 7.65/9mm)。
在旧中国“撸子”枪数量、种类仅次于驳壳枪,是这一时期中国军队中装备使用较多的手枪之一。正因为如此,勃朗宁手枪也被八路军、新四军缴获甚多并装备使用。其型号有M1900式7.65毫米、M1903式9毫米、M1906式6.35毫米、M1910式7.65/9毫米等,此外还有上海金陵兵工厂等仿制的M1900式勃朗宁手枪。由于勃朗宁手枪体积小、制作精良,在八路军、新四军中视为“高档”武器,一般做为中高级干部佩枪使用。
驳壳枪“盒子炮”
驳壳枪,在中国有多种称谓,如“二十响驳壳枪”“大肚匣子”“大镜面”“自来得”“快慢机”“盒子炮”等等。德国毛瑟兵工厂1896年正式生产的一种手枪,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自动手枪之一。由德国费德勒兄弟研制,命名7.63mm M1896毛瑟军用手枪。由于其枪套是一个木盒,因此在中国又称“盒子炮”,也有称为“匣枪”的。该手枪具有威力大、动作可靠、使用方便等优点,广泛流传于世界许多国家。德国毛瑟兵工厂从18世纪末开始,在近40年中先后生产了约100万支各种型号的驳壳枪,旧中国作为一个巨大的市场,接纳了其中70%以上的数量。中国很早就有仿造,汉阳兵工厂于1921年首先仿造带10发子弹固定弹匣的毛瑟冲锋手枪,以后10余年间,产量惊人。随后,河南巩县兵工厂等五个兵工厂也仿造该枪。这些国产的毛瑟手枪与原装的(M1896式)在构造上完全相同,只不过在枪上刻有不同的厂名或厂徽。驳壳枪装弹6发、10发、20发都有,但主要是10发、20发的。6发、10发弹匣为固定式,20发多为插入式。
驳壳枪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最喜欢的轻武器之一。许多英雄形象都离不开驳壳枪:双枪李向阳、英雄蒋三腰插两把驳壳枪,神气!
总结
抗日战争时期当时中国军队手里的武器,光是步枪就五花八门,兵工厂互不成体系。比如山西兵工厂和汉阳兵工厂生产的东西根本就不能互相使用。而且,中国军队很多武器都是从国外单纯购买的。
由于常年的军阀混战,地方割据,一支部队里面可能就有几个军阀背景的部队组成。比如一个非中央军部队,可能大部分武器来自汉阳兵工厂、有20%来自巩县兵工厂、还有小部分蒋介石给的德国制造,除了这些还有数不清的杂枪。不瞒各位朋友,如果这支部队够杂牌,可能清朝的武器都可能存在。这样的部队,供给就是一个巨大的问题。由于中国工业能力及其落后,像枪管钢、炮筒钢、子弹钢都是需要进口,连酒精都不能自己生产。本来对于后勤就已经有巨大的压力,而武器的不统一加大了供给的难度。光武器消耗巨大的1937-1938年,步枪就损耗30多万支,但是中国只生产了十几万支,枪支损耗如此,弹药更不用说。
最后,中国自己当然也有制造,但是制造的武器质量并不怎么好,款式也少,甚至很多子弹都是复装的,但是就是这样的中国,在抗战中坚持了下来赢得了抗战胜利。
现在,我们过着美好和平的生活。但是可曾想过,我们现在和平的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战士们就是这样抛头颅,洒热血,用汗水和鲜血换来的新中国。让我们勿忘国耻,好好工作,一起为祖国强大添砖加瓦来振兴中华!
以上是铁军迷观点,欢迎关注铁杆军迷,欢迎深入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本人将删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中正式步枪
抗战中中国军队的枪械当然首推中正式步枪。但实际上中正式步枪产量并不大,并非主力步枪。在中国军队的装备中,绝大部分采用的是进口步枪和杂械步枪。杂牌军大多还在使用“老古董”的汉阳造。
2、汉阳造步枪
汉阳造在中国军事史上简直是个传奇。汉阳造打响了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年帝制。汉阳造又经过了军阀混战,北伐战争,汉阳造甚至在抗日战争中还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虽然它与中正式步枪、日军的三八式步枪相比根本不是一个水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