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抗日战争时期,使用的枪有那些?
步枪,轻机枪,手枪抗日战争时期,使用的枪有那些?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英国李-恩菲尔德短步枪
Kar 98k毛瑟步枪,1867年德国毛瑟两兄弟——威廉·毛瑟与保罗·毛瑟设计了一种旋转式闭锁枪机的后装单发步枪,这种步枪于1871年被采用成为标准的制式步枪。并命名为1871式步枪,这是历史上第一种毛瑟步枪。大多数的旋转后拉式枪机都是根据毛瑟兄弟所设计的原理来设计的。 Kar 98k毛瑟步枪,由Gew 98毛瑟步枪改进而来,Kar 98k步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纳粹德国军队装备的制式步枪。
▲Kar 98k毛瑟步枪
莫辛-纳甘步枪(莫辛纳干系列俄文Винтовка Мосина,英文Mosin-Nagant,又称莫辛-纳干),即M1891莫辛-纳甘步枪,在俄国被称为“Vintovka Mosina”(莫辛步枪),是在俄国政府委托下在1880年代后期至1890年代早期研制的步枪。该枪由俄国军队在1891年正式采用,定型为1891型3线口径(7.62x54mmR)步枪。
▲莫辛-纳甘步枪
Vz-24短步枪,布尔诺厂在生产毛瑟步枪后不久,及于1924年推出了Vz-24短步枪,成为捷克陆军的制式步枪,同时开始向全世界各国销售。有人认为vz-24是所有毛瑟短型步枪中质量最好的一种,制作公差小,做工细致,而且其使用的钢材来自捷克。
▲Vz-24短步枪
M1924式毛瑟步枪,标准型步枪是毛瑟兵工厂研制,1924年定型,是德国军队的装备,此枪属于栓动步枪,枪机式样为枪机旋转后拉式。它的构造和M1898式基本上相同。唯有枪管短150mm,所以此枪又被称为“M1924式短管毛瑟步枪”该枪可以兼作马枪之用。
▲M1924式毛瑟步枪
M1903春田步枪 (M1903 Springfield rifle)是一种旋转后拉式枪机步枪,由春田兵工厂生产,是美军在一战及二战的制式步枪。M1903步枪是春田兵工厂在毛瑟兵工厂的特许下研制的,旋转后拉式枪机仿自德国m1898,可以算是以毛瑟步枪为基础的变型枪。
▲M1903春田步枪
M1917式步枪原型为美国为英国生产的P-14步枪。在1910年对毛瑟步枪和斯普林菲尔德步枪进行了试验,然后提出研制一种觇孔式瞄具和前端闭锁枪机的新步枪,在随后的两年里,恩菲尔德兵工厂设计和试验了多种原型枪,最后选定了一种采用毛瑟式枪机的新步枪。
▲M1917式步枪
中正式步枪:诞生于1935年,直到八十年代还有使用的记录,在抗日战争中被解放军和国民党大量的使用,数量约60万支;从历史意义来讲,它算得上是我国近代第一把制式枪械;它仿制的是经典枪械毛瑟步枪,并且结合了中国人的体型加以改进,具有操作简单、利于近身搏斗、射击精准、可靠耐用等优点,该步枪推出后备受我军士兵的高度赞誉。
▲中正式步枪
汉阳造步枪:这把步枪大家应该都非常了解了,它是中国第一把大量仿制的枪械,其母版为德国1888式委员会步枪;早期制作的汉阳造,因其拥有独特的全长式枪管套筒结构,也被我军称为“老套筒”;从清末开始一直到抗美援朝结束,它是我军装备量较大的一款枪械,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赫赫战功。
▲汉阳造步枪
中国军队使用的各种机枪
重机枪方面1921年拥有悠久历史的汉阳兵工厂,仿造勃朗宁M1917式重机枪,生产出来我国自主制造的重机枪,汉阳厂于同年10月10日开始量产,由于这一天是民国十年十月十日,而成所以被称为卅节式机枪,还由于其水冷套是黄铜材料打造,故又被中国士兵戏称为“老黄牛”。
▲勃朗宁M1917式重机枪
三十节重机枪全长960mm,枪身重15.5kg,枪架23.5kg 枪 管 长610mm,口径7.92mm,初速824m/S ,表尺射程2000米,4条右旋膛线,瞄准基线680mm,理论射速500-600发每分钟,供弹具250发帆布弹带,自动方式枪管短后坐式,水冷式冷却方式。
▲勃朗宁M1917式重机枪
三十节重机枪的口径从原来美国的.30-06弹药改为中国军队当时比较常见的标准7.92×57mm毛瑟弹药。但是由于三十节式重机枪的质量和性能与美国原厂M1917相差太远,主力部队后来用民二四重机枪替换了该枪。
在1919年,广东兵工厂开始仿制生产守瓦兹洛色水冷重机枪,称为“粤式六八水冷重机枪”,而且还在原枪上进行了改动,将口径改为6.8毫米,生产出来后几乎全部装备了粤军部队。
▲粤式六八水冷重机枪
在1918年的时候,四川的兵工厂引进了奥地利产守瓦兹洛色重机枪图纸,并于同年开始进行仿制生产,不过已经技术人员和原材料的匮乏,月产只有可怜的1~2挺,具体生产装备数量不详。抗日战争中川军的建制里就曾经装备了这种仿制重机枪。
在1934年也就是民国23年,金陵兵工厂取得了德国7.92mm 08式马克沁重机枪的全部技术图纸。随即按图纸开始仿制,最终在1935年即民国24年仿制成功并正式出品,列为国民政府正规部队的制式装备,由于是民国24年仿制成功,所以命名为“二四式重机枪”。
▲二四式重机枪
民24式重机枪,供弹方式采用100或250发弹带供弹,右旋4条膛线,缠距240mm,理论射速600发/min,枪身长895mm,枪身重20kg,整枪全重49kg。
二四式重机枪虽然是仿制型号,不过可靠性极高,和西方列强出品的几乎不相上下。在抗日战争中,二四式重机枪给日军带来了极大的伤亡,当时日军装备的九二式重机枪根本无法有效压制马克沁重机枪的火力,
轻机枪方面捷克ZB26轻机枪是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国营兵工厂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研制的一种轻机枪。该枪结构简单,动作可靠,维护方便,研制成功后除装备捷克军队外,还曾大量出口,其中国购买的数量最多,数量超过3万多挺。一般来说,国军的甲种师,一个师一般装备ZB-26轻机枪274挺,平均每个团60多挺,精锐王牌师装备的数量更是达到了700挺。
▲捷克ZB26轻机枪
马克沁-托卡列夫轻机枪,最实初是苏联研制的PV-1气冷马克沁航空机枪。1926年,苏联著名枪械设计师托卡列夫将其搬到了地上,去除了同步器,安装了两架脚,命名为马克沁-托卡列夫轻机枪。不过,它明显有些生不逢时,因为同一年,苏联的DP轻机枪诞生了。这种武器共生了2450挺,其中1400挺以军事援助的名义运到了中国,换回了不少的农产品。
▲马克沁-托卡列夫轻机枪
DP机枪又叫转盘机枪、大盘机枪等,在中国名声大躁还是在抗美援朝期间,不过这种武器实际早在抗战初期就来到了中国。同样是苏联军事援助的,究竟数量有多少,笔者没有查到相关的资料。
▲苏联DP轻机枪
该枪结构简单,坚固耐用,特别是41发超大的弹容量,火力持续性很好,中国军队引进该枪之后,主要装备了第74军这样的精锐部队。不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在苏联性能优良的DP机枪在中国有些水土不服。首先,它枪身加弹盘比较笨重,瘦小的中国军人用起来不是那么方便;其次弹容量大的同时DP机枪也极易卡壳;最后这种武器不能换枪管,在苏联寒带地区问题不明显,但是到了中国,特别是南方,打200发就要休息。
▲苏联DP轻机枪
比利时FN-bar-M1930式机枪的前身是枪械大师勃朗宁在一战时为美军设计的M1918自动步枪。20世纪30年代,比利时FN公司进行仿制生产,改用7.92×57毫米口径枪弹,而且射速可以调节(快慢两档),于1930年定型,称为“M1930 式7.92毫米勃朗宁轻机枪”,受到一些国家的欢迎。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