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要说黄花瘦,依据是什么?
黄花,菊花,黄花瘦为什么要说黄花瘦,依据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什么要说黄花瘦,依据是什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有点没头没脑。戏说一番。
黄花的释意有以下几种:1. 黄色的花;2.黄花菜的花;3.菊花;4.没有经过性行为的女性。
无论是黄花菜或是菊花或是少女,一般都比较瘦弱,这个无须仔细观察就能发现。
黄花菜或者菊花的花杆挺立、花瓣细长,绿叶黄花,随风摇曳,给人以修长挺拔、婀娜飘逸的感觉,可不就是“瘦”吗?笑。
至于少女,《诗经》说:有美一人,清扬婉兮;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总之都是体态轻盈,面容美好的样子。为什么?因为年轻啊!没有经过岁月侵蚀、风雨洗礼,神态没有苦恨、没有烦愁,身体没有发福、没有变形,可不就是像黄花一样瘦而美吗?!
猜测题主所说的“黄花瘦”多半缘自李清照的《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联系上下文,可知这儿的黄花当然是特指“菊花”了(重阳节,菊花正盛开)。这个比喻是非常好的啦,贴切、形象、传神(少女跟花一样,都是美的和瘦的),而又一语双关(人因思念而消瘦,人跟菊花一样高洁),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和情致。词的意境通过描述了重阳佳节作者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寂寞与孤寂的心情。
“悲秋”是中华文化的传统题材,在当时的李清照更别是一翻滋味在心头。李清照十八岁时嫁给赵明诚,婚后不久,赵明诚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时常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宋徽宗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李清照年届二十,时逢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传说赵明诚收到后,大加赞叹,有意一比高下,三天三夜没有合眼,写了好几首词,然而却没有一首胜过李清照的(只知词美,不知伊心,也是个不解风情的糊涂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雨洗后,花收缩,故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什么要说黄花瘦,依据是什么?
黄花:指菊花。瘦:是瘦弱。“黄花瘦”就是指黄花瘦弱的意思。
“黄花瘦”出自-李清照《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人比黄花瘦”的字面意思显然是:“人比黄花还要瘦弱”,但在词中是比喻人憔悴,暗示相思之深。
至于“人比黄花瘦”的依据是什么呢?还是从词中来寻找!
词上片有几个要点:时间:是重阳节的半夜;物象:是薄雾浓云、瑞脑消金兽和玉枕纱厨;情绪:是愁永昼,凉初透!这些铺陈和描绘,把一个闺中少妇,在重阳佳节这个深秋半夜里,而丈夫不在身边那种孤独寂寞、心事重重的愁态勾画了出来,这种相思之深使人憔悴而感觉比东篱的黄花还瘦弱。
词的下片实际是上片的追述。其要点:时间:是黄昏后;物象:是东篱把酒赏菊,有暗香盈袖,帘卷西风;情绪:在把酒赏菊正消魂的时刻,西风乍起,卷帘而入,加深了人的愁思。西风吹冻了瘦弱的黄花,谁又懂得此时词人因思念丈夫而憔悴的身心而感觉比眼前的黄花更加瘦弱啊!
这就是通过这首词的上下片分析赏读后所得出的“人比黄花瘦”的依据。一个"瘦"字,把"愁"字推向了最高峰,给予了读者更强烈的感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黄花瘦就是黄花终究会瘦下去的意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真实的黄花谈不上什么“肥”与“瘦”全是自我感受。词人李清照说“人比黄花瘦\"的意思是说人的精神很憔悴不振像凋谢在地上的黄花。而并非说是真的瘦\",它是通过写黄花残败来相比人的精神状态。
“人比黄花瘦”出自李清照前期的作《醉花阴》作品表面上是写深秋佳节孤独寂寞的心绪实则表达了重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这
个词语用来比喻人憔悴暗示相思之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黄花瘦出自李清照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上一篇:第一次结婚,凌晨一点,亲友们都走了,接下来我该干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