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家具腿大多上粗下细,而建筑物的柱子大多下粗上细?
家具,椅子,建筑为什么家具腿大多上粗下细,而建筑物的柱子大多下粗上细?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什么家具腿大多上粗下细,而建筑物的柱子大多下粗上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很有趣,所以去找了一下家具的历史资料,发现里面确实有道道。下面按个人的理解答非所问的说一下。
古老的椅子
其实椅子这个东西,在古代相当一段时间里,是地位和权力的象征。直到现在,Chair这个英文单词还有“主持,主席、重要位置”的意思。大部分时候,普通人家坐的是凳子和箱子。中国人更省事,唐朝以前基本上是席地而“坐”,而大家都知道所谓坐其实是跪。日本在把中国的这套礼仪学去后,还一直传承下来。
如今历史上可寻的最古老的椅子,是古埃及女王的椅子。古埃及人认为,创作一样人造的东西必须要避免造成自然的混乱,所以他们把椅子腿设计成狮子的脚或者公牛的蹄,以此来遵循自然的样式。

海特菲莉斯一世的椅子(约公元前2600)
无独有偶,在东方,中国唐朝开始形成的马蹄腿家具,也是模仿马蹄而得。


事实上,在唐朝以前,无论是建筑柱基还是青铜器皿,大都是模仿动物或是神兽脚。所以追根溯源,除了摒弃方形选用带有自然曲线的装饰构件,原始的图腾崇拜和宗教信仰可能对这种设计都有影响。
为了打破直方的傻大粗形象,这种模仿动物腿型的设计方法可谓是在全世界得到了共识。鹿腿、猫腿成了西方古典洛可可家具的模仿对象。大家没想到全世界这么多恋腿的吧。而动物的腿,也正好都是上粗下细。居于这个传统,即便是一些现代风格的家具,腿的处理也是沿袭了上粗下细的做法。

力学、美学和实用性
古代人可能并不像现代人一样精通力学,很多东西都是由匠人规格化后一代代传承。然而不精通并不等于完全不懂。事实上古人仿佛洞察了一切,不管从力学还是美学的角度来看,很多设计都非常完美。木材的抗弯强度往往低于抗压强度。以普通松木为例,抗压强度可达将近20MPa,也就是说,支撑100kg的物体,如果没有弯矩,不考虑压弯失稳,7.0x7.0mm大小的木棍就可以。大家如果不信,可以去找7mm成方的木头站上去看,只要不要太高,一定压不坏。所以其实粗和细的关键其实不在于重量,而是在于位置。

作为可移动的家具,家具支点处可视为滑动支撑,这样一来,脚与台面的连接地方就必须要固定连接以传递弯矩,所以这里往往需要较大的体量(力臂),或者增加斜角支撑。
而从总体上来说,作为家具,还要保证足够的抗倾覆和抗滑移能力,细小外撑的脚不仅使得这些都比较容易满足,也更美观。从实用性上来讲,细小的桌子和椅子脚则不会阻挡使用者的脚,同时方便摆设。
这样的设计除了带来观感上的稳定和安全,相比垂直的腿,曲线腿的自然流畅配合装饰的变化,更是满足了人类的审美需求。不管你信不信,这个世界从来都是一个看腿的世界。

看腿的世界建筑的抗侧力要求
家具要可以方便移动,建筑却是要足够牢固,古人们早就意识到了这点。而这里所说的牢固是指除了承受上面屋顶和墙体的重量,还要由足够的能力抵抗风,甚至是地震等水平作用。
在人类历史早期,基础技术有限,其实柱子并非单一的“上细下粗”,同时还经常有“上粗下粗”,“上粗下细”,比如@Sunny Wong克里特岛的例子。答主认为,之所以会有上粗的情况,古人是想用上部比较宽的柱帽(头)增加梁的跨度,并且通过重力抵抗水平力和偏心带来的不稳定因素。

古埃及柱式
中国的斗拱,也形成了一种类似“上粗下细”的结构。因为中国古建筑中柱脚本身有很多是不固定的,或者是简单固定的,原则上它们还是铰接。而在柱顶部通过一连串的斗承接,除了达到增加梁跨(柱距),以及装饰的效果,这样的构造同时还增加了柱的稳定性,斗的支撑点可以和重力形成一定的抵抗力偶,使结构呈现某种“自锁”的状态。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中国古建筑柱与柱础的连接
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越来越高,这种下部铰接形式的建筑只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使用,比如厂房车间,但是如果有载重重的吊车,下部也会刚接。在一些抗震建筑中,也会使用橡胶来实现“半铰接”的弹性支座,配合上部建筑达到抗震效果。
所以,可以说,无论是力学原因还是审美取向,都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文明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形式本身是一个内外综合作用的结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建築物的壓力全在基底座上,底座越大對建築物越安全,這一點很好了解。而傢俱不會太大,所以這點可忽略不計,至於腿部上粗下細是為了美觀而為,這個腿下部收細,基本上不影響正常使用,至於上部保留原有的規格,是為了上方兩邊橫樑的更多好安放。如今大多桌椅為了美觀及更好的收納、包裝運輸,減少了腿下方的橫樑支撐設計,而上方的也沒有用更大的物料去做出補償作用,再加上如今的物料參差,令到這些物品很容易損毀,失去耐用及安全性。取舍是不能任性而為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倒头柱子蛟龙椽,好日子不过两三年,所以柱子是上细下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