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一年级的孩子如何教育,才能更好的茁壮成长?
孩子,家长,习惯一年级的孩子如何教育,才能更好的茁壮成长?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一)识字
识字即对文字符号的识别和理解。学前时期儿童的识字准备了最初的条件,进入小学后,识字活动占据了小学生的大部分时间。
因为汉字字形结构复杂,加上掌握字形需要小学生在视觉、听觉和动觉之间建立一系列新的关系,对小学生比较困难。因此,家长应该注重对孩子识字的辅导,通过比较直观图方法,提高孩子精确分辨字形的能力,牢固掌握汉字。可以通过文字游戏,你说我猜,找朋友,送生字回家等游戏加强孩子对汉字的认识。
家长也可以通过阅读提高孩子的识字量,一年级小学生的识字率为81.75%,需要提高和加强。
(二)阅读
阅读是一种由多种心理因素构成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小学生掌握阅读,大体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分析阶段
由于小学生识字不够熟练以及知识经验的限制,常常是一个字或一个词地读,还不能整句阅读。一年级刚好处于这个阶段。
2.综合阶段
小学生已经学会了读出整个的词或句子,但因对词或句子还缺少精确的分析和理解,以致常发生念错或理解不清楚,甚至错误的情况。
3.分析综合阶段
小学生能将读出的音或词句的理解统一起来,达到由看到的词向说出的词迅速而正确的过度,能流畅地朗读,但还不是很完善。
因此家长要注重对孩子阅读的培养,阅读有两种基本方式,既朗读和默读。识字是朗读的前提,理解是朗读的基础。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比较喜欢阅读的有故事、童谣、古诗词、看图说话以及谜语等,家长应该根据这一特点对孩子进行阅读习惯的培养,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写作
写作是书面表达的高级形式。
一二年级处于写作准备阶段,主要是口述阶段,如口述造句、看图讲述等以及看图写话。
家长应该注重对孩子写作准备阶段的培养,加强孩子的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为三年级写作文做好准备,等到了三年级写作文的时候不至于无从下笔,抓耳挠腮。
小结:小学生在学前已初步具备了口头言语表达能力,入学后不仅口头言语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而且书面言语也迅速发展起来,家长要加强对孩子言语发展的培养,遵循发展规律,因势利导,让孩子在起跑阶段打下坚实基础。
建议之三:小学生是品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家长要重视对孩子品德发展的培养。
小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要经历两种过程:一种是理想化的过程,一种是社会化的过程。前者是形成道德认识、发展道德判断和推理能力的过程,后者是小学生在社会交往和社会合作中建立“社会我”的过程,并在建立“社会我”的过程中逐渐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复杂道德关系。
(一)知行相结合发展道德情感
矫正孩子错误的道德观念,提高他的道德认识水平,是促使其道德不断升华的重要途经。家长在平时可以通过言语启示激发孩子的道德情感,使他在领会道德观念的同时,产生道德情感体验。
比如:家长对孩子的好人好事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孩子意识到这种行为带来的荣誉,能使孩子产生助人为乐的积极道德情感体验。对孩子不遵守纪律、破坏公物、不遵守公共规则等不良行为给予批评责备,让孩子产生羞愧等不愉快的道德情感体验。
(二)引起道德情感的共鸣
小孩子对童话、故事、小说、歌曲、绘画等文艺作品有着浓厚的兴趣。优秀文艺作品中的英雄人物、生活中的好人好事、“感动中国”的道德榜样等都可以引起孩子的道德情感体验,唤起孩子对真、善、美的热爱和追求。家长要充分发挥道德榜样事例的感染作用,善于利用文艺作品中的形象激发孩子的道德体验,陶冶孩子的道德情操。
(三)在具体活动中以境育情
一年级的孩子道德情感还不稳定,它的形成离不开具体的情境和自身的活动体验。因此,家长应该多带孩子参加具体活动来培养孩子的道德情感,在活动中以境育情。
比如: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升国旗仪式,带孩子参观各种博物馆、红色旅游等增加孩子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参加英雄事迹报告会激发孩子的责任感。参加“我为环保做贡献”、和山区小朋友“手拉手”等主题活动,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体验中激发孩子的道德情操。
通过活动总结、谈感想等方式,引导孩子把一定情境相联系的具体道德情感上升为与道德认识相联系的稳定道德情感。
小结:孩子的良好道德品质,对其身心健康发展、学业成绩和品德发展,以及他人与集体都带来一定益处。对孩子以后能否取得成功具有很大的决定作用,因此家长一定要注重对孩子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培养自尊心和爱国主义精神,巩固新的行为习惯。
综上所述,一年级的孩子虽然小,但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一切都发展起步阶段,家长要注意对孩子注意力的培养,对孩子言语发展的培养以及 思想道德情感的培养,良好的品质和习惯是未来孩子成功的关键因素,使孩子一生的财富,收益一生,让孩子健康茁壮成长。
我是丝雨润春风,希望能帮助到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年级的小学生,犹如一株幼苗,怎样让他在阳光雨露滋润下茁壮成长?这是每个家庭都必须面对的问题,笔者就此问题谈几点看法。
第一、把培养孩子的习惯当作重中之重。
孩子刚读一年级,年纪小,有些习惯必须养成,这对以后的成长会有好处。首先是时间习惯,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到室外活动,什么时候看电视,什么时候做作业,什么时候睡觉,都应有明确的要求,没有特殊情况,一般不得更改。其次,认真倾听、认真作业的习惯,听别人讲话不要随便插嘴,要仔细听完才能发表意见,作业要一丝不苟,决不能马马虎虎。同时还要养成做事雷厉风行,不拖拉的习惯。有些一年级学生,做事磨磨蹭蹭,心不在蔫,成绩不会好。做家长和做老师的一定要下功夫,促成孩子好习惯的养成。
第二、从一年级就要开始培养孩子好的品德。这些品德急需培养,热爱祖国和人民,热爱学校和家庭,尊教长辈,团结同学,从小就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老师、感恩父母,感恩帮助自已的人。要教育孩子与人为善,做一个善良和诚实的人。
上一篇:地基回填后先砌墙再灌水行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