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一年级的孩子如何教育,才能更好的茁壮成长?
孩子,家长,习惯一年级的孩子如何教育,才能更好的茁壮成长?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一、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现在一年级下学期,基本阅读无障碍。全是字的书也读得下去。这个写在第一点,因为是我希望所有家长帮助孩子去养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好习惯。会受益终身。
这个习惯,越早培养越容易养成。但是,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这是我做得最好的一个方面。也希望其他家长重视。
二、从一年级上学期开始,帮助孩子养成各种良好学习习惯。比如,静得下心完成家庭作业,慢慢能自主完成作业,不磨蹭,会自己检查,字迹工整等等。
这一点,在努力的路上,没有预想的结果好,不过我觉得也正常,没有太焦虑,会一直努力。
三、培养做家务的能力。这是疫情期间最大的收获。大胆让孩子去动手,想办法去引导,这个年龄的孩子还是比较喜欢动手的。现在都是很方便的电器,学起来也容易,大人在旁边注意培养较强安全意识就好。孩子会自己煮饭,开洗衣机洗衣服,晾衣服,拖地,自己洗切水果等。基本上也是孩子做得多了。因为我自己本身在家办公也较忙,老公已经复工上班,没有老人帮忙。所以,不仅培养了孩子自理能力,也减轻了我的负担,家里更和谐了。
四、课外兴趣方面。幼儿园大班开始上课一个拳击训练课,一个毛笔字课。一静一动。拳击课主要想强身健体,及培养自卫能力。毛笔字的话,希望孩子写一手好字,传承中华文化的一份精髓。
五、英语启蒙。这个方面起步晚了。我的意识问题。现在进行得比较难,收获也不是很明显。各种原因下,现在主要选择一些能力范围内的方式给孩子磨耳朵。没有对孩子有硬性要求。对后来者的建议,英语启蒙越早越好,越早越轻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个好的童年可以滋养你的后半生;一个不好的童年需要用你的后半生来疗愈。
一看这个问题就能感受到,一位妈妈对于孩子的厚望,为了孩子可以付出一切努力,总怕走错。
回答这个问题前跟大家分享一件事情。前几天跟一朋友聊孩子学习问题,她说现在孩子学习压力太大了,他儿子才上一年级,写作业要写到凌晨1:00多。这也太恐怖啦!才刚刚上一年级的小朋友,这样高强度的学习下,哪会有童年?有快乐?长时间下去小朋友身体哪里吃得消?朋友最后做了一个决定:辞掉工作陪儿子回老家上学。她说:“我不要求我儿子学习有多么好?成绩有多么高?我只希望他能快快乐乐健康成长。″
我想说的是,我们爱孩子,每位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茁壮成长。那你仔细想过没有,你希望他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呢?希望他成为学霸各科优异,那从现在开始就要狠抓学习;希望他能快乐中学,那就重点培养他的兴趣爱好;如果希望他身心健康,那就强壮他的身体,多陪伴他,给他足够的爱,让他有力量独自面对以后的困难挫折。
小学一年级乃至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的知识,内容并不是很难,小孩子只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基本上没什么问题。如果真要问,一年级小朋友如何教?培养他良好的学习习惯。
真心希望每一个小朋友都能拥有快乐的童年,身心健康的成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帮孩子做一个细致的学习生活计划。重点在于生活。
在这份计划中能够帮助他养成一个正确的习惯。
同时父母也要做到言传身教,能够跟孩子一起完成这份计划。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看到你的问题:一年级的孩子如何教育,才能更好的茁壮成长?我很愿意跟你讨论一下,孩子上学了,当然学习方面非常重要,一年级是孩子形成各种好习惯的时候,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写作业、复习的习惯,还要帮助孩子适应学校的生活。
我觉得除了学习,还有以下几点也是很需要家长关注的。孩子茁壮成长也包括身体健康、心理的健康,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
下面我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分享,希望对你有启发:
我先简单的说以下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是:
6岁多的孩子这个阶段有自我中心的特点,是孩子的自我意识迅速提升的阶段,7岁的孩子喜欢独处、8岁的孩子已经具有评价事物的能力了,因此,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重要,除了学习,以下几个方面同样重要:
1、有一个可以被接纳的环境,从心理需求角度来说,安全感的满足与归属感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需要,也是最重要的。孩子最需要的是家庭环境的接纳,其次,才是外界集体的接纳。
如:一对夫妻关系沟通不良的家长,每当妈妈想骂爸爸的时候,妈妈都会从孩子这里入手,希望孩子爸爸听见、并且理解,然而,妈妈这样做是指桑骂槐,90%家庭里边的孩子都会桑槐不分的。
这个阶段尤其是6岁多的孩子,情绪很敏感,身体也很敏感,听不懂妈妈话里面的意思,孩子会真的以为都是自己做的不好,这个部分是需要家长注意的,还有,这个阶段的孩子非常听老师的话,回家偶而会跟妈妈对着干。妈妈需要耐心的跟孩子沟通。
2、有一个可以畅所欲言的环境,这个阶段尤其是7、8岁的孩子,他们跟父母的关系很好,多数性格开朗充满活力,开始审视自己审视他人,知道好坏了,朋友对他很重要,朋友的话越来越重要,更加在意朋友们怎么说了,孩子有义气了,父母要允许孩子交朋友,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陪伴孩子成长。除了允许孩子交朋友,父母要随着孩子的不断长大,来调整自己跟孩子说话的姿态。
父母要经常能够陪伴孩子聊天,多问孩子一些:为什么?该如何做?能够给到孩子建议或提示。
上一篇:地基回填后先砌墙再灌水行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