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杨梅树树枝干枯的原因?
根系,生长,病害杨梅树树枝干枯的原因?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4.加强病虫害防治。特别重视赤衣病、干枯病、枝腐病癌肿病等枝干病和褐斑病防治。做好预防工作,在树体萌动前,使用青枯立克、地力旺灌根,春梢生长期喷药2次、夏梢和秋梢生长期各使用靓果安、大蒜油喷雾3次,间隔期15天。此外,5月初、8月初分别用0.1%-0.4%硫酸亚铁溶液和沃丰素于树冠喷雾1-2次。杨梅采摘结束后,天气高温多雨,采摘造成很多伤口,及时使用《溃腐灵》全园喷药保护,防止病菌侵入。
通过喷雾、灌根、涂抹的方式,持续传导杀菌,修复受损细胞,补充高能量物质,提高叶绿素含量、提高酶活性、激活抗病基因的表达,提高作物抗病能力,激活作物的次生代谢,提高果实的品质和口感。树体直接表现为春季展叶早,叶片转绿快,叶片油绿有光泽,秋季落叶晚,具有明显的养树功效,树体健壮,免疫力强。
另外,台风等自然灾害,可造成大的断枝,加上空气湿度大,病菌侵入的可能性增大,需对断枝的伤口及时涂抹《溃腐灵》进行保护。
5.做好冬季清园。结合冬季修剪,清理地上残枝落叶,全园用溃腐灵高浓度喷雾,杀灭树体表面及潜藏的病原菌,修复受损组织和细胞。枯枝严重的树,要立即挖除,并及时烧毁,减少传染源。
6.对于已经上病的杨梅。要用靓果安 沃丰素 大蒜油叶面喷雾,持续用药,药液与植株亲和,不会产生抗药性。对于树势弱的可以用青枯立克 地力旺 沃丰素600倍灌根,增强树势。已经上病的园区需要连续几年用药,因为枯枝造成树体本身创造的营养减少,根系不同程度也出现烂根现象,往上传输的营养也会减少,完全不满足树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需要。这就须持续使用中草药制剂补充营养,杀菌,修复伤口,提高树势。树势健壮才是根本。
杨梅枝叶凋萎病危害严重,但是没有所谓的特效药,以预防为主的基础,健壮树体树体是关键,而且已经上病的树体一定要连续用药2-3年,千万不可见好就收,否则损失太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杨梅干枯病属于真菌病害,干枯病对杨梅有哪些危害?杨梅干枯病是由什么引起?如何防治杨梅干枯病的发生?以下耕种帮就作详细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杨梅干枯病症状及危害 杨梅干枯病主要危害杨梅树的枝 ...
杨梅干枯病属于真菌病害,干枯病对杨梅有哪些危害?杨梅干枯病是由什么引起?如何防治杨梅干枯病的发生?以下耕种帮就作详细介绍。
一、杨梅干枯病症状及危害
杨梅干枯病主要危害杨梅树的枝干,干枯病发病初期为不规则暗褐色的病斑,后逐渐扩大,沿树干上下发展。被害部由于水分逐渐丧失而成为稍凹陷的带状条斑,病部与正常部位之间有明显裂痕。
杨梅干枯病发病后期,病斑表面产生许多黑色小粒点,这是分生孢子盘,开始埋在表皮层下面,成熟后突破表皮,成圆形或横裂的开口。发病严重时,病斑可深达木质部,当病斑蔓延环绕枝干一周时,枝干即枯死。
二、杨梅干枯病传播途径和发病原因
杨梅干枯病属于弱寄生病菌,一般从伤口侵入,在杨梅树生长衰弱时,才会在树体内扩展发病。
三、杨梅干枯病防治方法
1、对杨梅树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增强果树树势,以防治病害发生。
2、及时做好果树虫害的防治,减少杨梅树干的伤口,防止病菌侵入。
3、及时剪除果树上的枯死枝条,发现病斑应刮除,并在伤口处涂50~100倍液的402抗菌剂或鲜牛粪2000g、甲基托布津100g、代森锌50g,与适量水混合均匀,涂于伤口,外面用塑料薄膜包扎牢。并对树冠喷施波美0.5~2度石硫合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杨梅是长寿作物树龄一般可达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杨梅枝叶枯萎病首先因树势衰弱导致病害而恶性循环。枝叶枯萎病并非绝症但其病因杂较为复杂:
1、品种原因。经过改良的品种具有高产高质等特征,高产高质就意味着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而树体产生的营养物质(根系和叶片)产生的是有限的,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必然存在营养分配的问题,而优良品种的特征是优先供应生殖生长所需营养,在总体营养不足的情况下必然难以满足树体营养需要,树体衰弱易于染病,这就是为什么病害始发季节在夏梢阶段(果实膨大期是生殖生长大量消耗养分的时期)的原因所在。
2、自然灾害。杨梅适生于高温高湿半阴山区(一般生长在南方的山区),由于根系比较浅所以对气候、土壤有一定的要求,由于其根系生长于地表20cm左右,在旱情严重不便浇水时,根系易于受害影响吸收生长,在枝梢表现症状,这也是杨梅枯梢病症状表现在枝梢,病症原因在根系的逻辑关系,影响根系的原因除了缺水受灾的原因之外还有:有的地方没有建立杨梅树的平台,杨梅沿斜坡生长上部根系生长受到抑制,使根系生长不均衡影响杨梅的生长。
3、用肥用药问题。
a.用肥、氮肥使用量过多,氮肥使用量过多植物细胞壁变薄,存在虚壮现象,树体不够健壮抗病抗灾能力减弱,是树龄变短、盛果期变短的原因所在。
b、部分种植区仍在使用含氯(氯含量小于等于1.5%)型硫酸钾,多年连续使用易于中毒,中毒严重的直接枯梢较轻的易于加重病害。
c、使用化学药剂防治真细菌病害时易于抑制生长导致作物自营养功能受损。
d、虽然大部分种植区铁元素丰富,但是缺乏铁元素转化成植物所能吸收的二价铁的条件,又没有及时补充含有铁元素的肥料,这是植株黄化的部分原因,在植株黄化时植株的自营养能力差,是加重枯梢病害的一个原因。
e、没有按照作物生长的需要在杨梅采收前后及时配方追施相关的营养成分,也没有使用有机肥的习惯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