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杨梅树树枝干枯的原因?
根系,生长,病害杨梅树树枝干枯的原因?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杨梅树树枝干枯的原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好,我是三农领域中原小涛,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
杨梅树树枝干枯很有可能是得了枯萎病了,因为由于夏季天气炎热气温高,雨水过多,根系通风不好就会造成树枝干枯。建议你用40%的多菌灵500倍液灌根,适当的松土看看。
枯萎病具有发病快、病程长等特点,呈迅速蔓延趋势,树体衰弱,严重影响杨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危害枝干,被害部位失水形成凹陷的带状条斑,病部环绕枝干一周时,枝干即枯死,始发症状为当年枝梢急性凋萎,一般枝梢叶片首先急性青枯,后渐渐呈枯黄、褐黄直至枯死,症状初现时不脱落,1-2个月后叶片才渐渐开始脱落。湿度高时,落叶后的叶痕有白色绒毛状菌丝长出,有时蔓延到枝干及枝条伤口。发病部位受害呈褐色或深褐色。部分幼树树皮伴随纵向开裂,根系受害明显,切断后根部组织颜色变深呈褐色。该病在9月至翌年3—4月集中爆发,症状主要在夏末秋初开始出现,一般从树体上冠部先出现零星叶片青枯,之后顶部、外围枝条及内膛枝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病。但次年春季症状减轻,甚至正常抽稍、结果,但秋季出现更严重的症状,重复2—4年,根系枯死,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秋冬季在滴水范围内开环状沟或穴施,采用腐熟有机肥,加强培育,避免伤口产生;及早剪除病枝烧毁。刮除病斑,伤口涂402抗菌剂100倍液。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会有帮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杨梅枝干枯萎病始发症状为当年枝梢急性凋萎,一般枝梢叶片首先急性青枯,后渐渐呈枯黄、褐黄直至枯死,症状初现时不脱落,1-2个月后叶片才渐渐开始脱落。湿度高时,落叶后的叶痕有白色绒毛状菌丝长出,有时蔓延到枝干及枝条伤口。发病部位木质部受害呈褐色或深褐色。部分幼树树皮伴随纵向开裂,根系受害明显,切断后根部组织颜色变深呈褐色。
杨梅枝干枯萎病发病后使用药都有哪些呢
溃腐灵,地力旺,沃丰素,大蒜油,地力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杨梅树树枝干枯是干枯病,属于真菌病害。
一、杨梅干枯病症状及危害
杨梅干枯病主要危害杨梅树的枝干,干枯病发病初期为不规则暗褐色的病斑,后逐渐扩大,沿树干上下发展。被害部由于水分逐渐丧失而成为稍凹陷的带状条斑,病部与正常部位之间有明显裂痕。
杨梅干枯病发病后期,病斑表面产生许多黑色小粒点,这是分生孢子盘,开始埋在表皮层下面,成熟后突破表皮,成圆形或横裂的开口。发病严重时,病斑可深达木质部,当病斑蔓延环绕枝干一周时,枝干即枯死。
二、杨梅干枯病传播途径和发病原因
杨梅干枯病属于弱寄生病菌,一般从伤口侵入,在杨梅树生长衰弱时,才会在树体内扩展发病。
三、杨梅干枯病防治方法
1、对杨梅树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增强果树树势,以防治病害发生。
2、及时做好果树虫害的防治,减少杨梅树干的伤口,防止病菌侵入。
3、及时剪除果树上的枯死枝条,发现病斑应刮除,并在伤口处涂50~100倍液的402抗菌剂或鲜牛粪2000g、甲基托布津100g、代森锌50g,与适量水混合均匀,涂于伤口,外面用塑料薄膜包扎牢。并对树冠喷施波美0.5~2度石硫合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杨梅树枝干姑的病因分析
杨梅枝叶枯萎病首先因树势衰弱导致病害而恶性循环,枝叶枯萎病并非绝症但其病因杂较为复杂
一、品种原因:改良后的品种具有高产高质等特征,这就意味着要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而树体产生的营养物质是有限的,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必然存在营养分配的问题。而优良品种的特征是优先供应生殖生长所需营养,在总体营养不足的情况下必然难以满足树体营养需要,树体衰弱易于染病,这就是为什么病害始发季节在夏梢阶段(果实膨大期是生殖生长大量消耗养分的时期)的原因所在。
二、自然灾害:杨梅适生于高温高湿半阴山区(一般生长在南方的山区),由于根系比较浅,所以对气候、土壤有一定的要求。由于其根系生长于地表500px左右,在旱情严重不便浇水时,根系易于受害影响吸收生长,在枝梢表现症状,这也是杨梅枯梢病症状表现在枝梢,病症原因在根系的逻辑关系,影响根系的原因除了缺水受灾的原因之外还有:有的地方没有建立杨梅树的平台,杨梅沿斜坡生长上部根系生长受到抑制,使根系生长不均衡影响杨梅的生长。
三、用肥用药:氮肥使用量过多,氮肥使用量过多植物细胞壁变薄,存在虚壮现象,树体不够健壮抗病抗灾能力减弱,是树龄变短、盛果期变短的原因所在。
四、生产方案:果农不按科学方案疏花留果,违背了向自然有度索取的基本原则,使树体负载过重树势转弱,甚至在树势明显转弱的情况下仍然没有采取适当措施疏花留果优先保树。
症状描述:
始发症状一般自夏梢萌发季节枝梢及叶片急性青枯,后渐渐呈枯黄、褐黄直至枯死。1-2个月后叶片才渐渐开始脱落,落叶后的叶痕在高温高湿季节有白色绒毛状菌丝长出,有时蔓延到枝干及枝条伤口。发病部位木质部受害呈褐色或深褐色。部分幼树树皮伴随纵向开裂,根系受害明显,切断后根部组织颜色变深呈褐色。至秋梢萌发季节病害更为加重。秋梢发育更加异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