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代人对朋友的认识与现在社会中的人们有什么不同?
朋友,之交,现在古代人对朋友的认识与现在社会中的人们有什么不同?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2、你朋友单向认为你是他朋友,结果同上一条。
3、你们互相认为是朋友,这就好办了,认真交往,会成为莫逆。
4、已经成为的莫逆之交,要保持距离,专别交往的太密切,因为老一辈已经教导过我们:
生人往熟人交,熟人往亲人交,亲人往生属人教。
一个人处于社会之中、人际交往可能是非常为重要的一种生活状态。如何像古人一样不卑不亢、有情有义、有深有浅的交往、是一门重要的学问,需要我们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中慢慢锤炼锻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随着物质生活的多样化,现在的酒肉朋友越来越多了,以前在普通的生活中更多可能是志同道合的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代似乎更重朋友情义,现代更重利益往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代人对于朋友的理解要比现在深刻的多。唐代留下了大量有关朋友交往的诗词,本文限于篇幅就不过多举例了。当然了,既然说朋友,那肯定都是志趣相投或者有共同爱好的人,类似于现在说的闺蜜。不同于现在,古时人们面对自然环境是渺小的,不仅在自然面前需要互相帮助,而且在社会生活,尤其战场上更是需要彼此默契,达到征服对手的可能。
汉唐金戈铁马,战争场面很多,许多人既是同事,又是朋友。他们共同面对不可预测的敌人和突发事件,无不舍己救人。当年,东汉戊已校尉耿恭驻扎金浦,其部队仅有几百人,却被十万匈奴围困,当时水尽粮绝。其朋友酒泉太守段彭排除艰险,率军支援。匈奴逃走后,耿恭只剩下十几人。
朋友交往,聚会饮酒,在古代绘画上有许多描写。不过多是泾渭分明的男同胞或者女同胞。《调琴啜茗图》描绘的是贵妇之间的游乐场景。一个人在弹琴,两个人在低吟唱歌。那个弹琴女性的手指正在拨弄琴弦,欢快的场景让人看了心旷神怡。贵妇穿着华丽,一看便知是唐代末期的装扮形象。
朋友的经典之作还有《竹林七贤与荣启期》、《高逸图》等,描绘了晋代风流时尚的士林朋友在饮酒、作诗、歌唱……人物形态悠闲自在,不拘小节。这些出世的山林高人,俗人是多么羡慕。
《韩熙载夜宴图》场面宏大,人物众多,男男女女,形态逼真,再现了南唐冬天的一个日子,主人在邀请宾客开派对。这里面的不论家居官员、文士、僧人、歌女……都轻松愉悦,正在享受着宴会的欢乐。大家朋友一场,有机会共享快乐,不能说不是人生的一大际遇。
朋友有很多种情况,除了以上的各种类型,还有男女朋友。曹植的《洛神赋》就描绘了自己梦想的女朋友,在呼唤自己,共同走向天堂。此外,还有可爱的小朋友,也是古代经常出现的主体。这些小朋友玩耍,嬉戏,也是古代歌颂王朝太平盛世的典型作品。
现在朋友的概念,多多少少也与过去有些不同。由于现在工作忙碌,生活环境差异也极大,南来北往,许多青年时要好的朋友,也身居不同的地方,见面一次也不容易。不过技术在进步,现在网络通信和新媒介发达,大家通过手机可以很方便的联络,促进彼此的交流,也算弥补了一些缺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友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华民族崇尚友道,珍惜友谊。交友友道,古今皆然。同好,同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
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
在道义上互相支持的朋友称“君子之交”
不计较身份和仪容而交叫\"莫逆之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所谓古代人对朋友的认识也不过从书里而来,因为我们都不是古代人。
但是,从社会发展来看,现代人整体对朋友的认识应该更理性。因为我们有更丰富的办法来替代朋友的力量,同时也减少给朋友的麻烦。比如我们缺点钱,以前可能更多会找朋友借。现在呢?各种保险,各种基金筹款,合法网贷,银行信用贷等等。
上一篇:三口之家连续7年电费为0,真相令人惊讶,这是咋回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