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孩子分享吃的给别人却没得到别人的分享而委屈,我该怎样教育他?
孩子,自己的,你的孩子分享吃的给别人却没得到别人的分享而委屈,我该怎样教育他?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今天六一儿童节小学一年级儿子班级搞活动,老师要求每个小朋友带吃的去,去之前我跟我儿子说可能老师会把所有小朋友的东西整合在一起大家一起吃,你的东西也要分享给别人吃,没想到最后老师要求大家各自吃各自的。我家孩子一到学校就把自己的吃的全都分享给别人了,却没得到别人的分享而憋了一肚子气回来,我该怎样教育他才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把自己的零食分享了,却没有得到其他小朋友的分享,感到委屈。
感觉应该表扬孩子主动的分享行为。告诉孩子,其他同学吃了你的零食,都很开心对你说了谢谢,本来只有你一个人快乐,但是因为都吃了,收到好多谢谢,大家都快乐了!爱如绿茵播撒!
让孩子选择一下,下次是否还要继续分享。若答案是否定的,生活中慢慢引导孩子。因为个人感觉从小过于小气不利于成长!
另外告诉孩子,今年因为疫情,情况特殊,所以老师要求孩子们吃自己的零食。所以叫孩子不要难过!
告诉孩子,自己友好的心意和别人没有关系,自己愿意做,做的开心就好。我孩子在一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孩子们经过我们身边,他都给认识的同学说再见。但是我发现,有的小朋友不回复,走过去了!我试探地说:对于不爱搭理的孩子,要不你就不招呼算了!”孩子回答:“我怎么能因为别人不回复就不招呼呢?”被孩子感动到了。
孩子的教育要慢慢摸索,且每个孩子还不一样!祝愿你的孩子大气可爱,健康成长,绚烂如花!
图片/原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今天6.2,6.1过去了,但“分享”这个话题可以说伴随我们终生。鼓励孩子分享,其实就是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一年级的孩子开始发展出自我意识了,不愿意分享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就算我们作为大人也不是每件物品也会与人分享的。当你孩子主动分享了自己的食物,这一点要肯定表扬。至于其他同学没“回报”给他,我们也要代入孩子的角度,先以同理心去安慰开导孩子。
再我们要根据孩子心智的发展水平,去思考分享背后的意义,当我们希望教导孩子要分享前,一定要搞清楚哪些是我们希望传递给孩子的!比如这次是节日小食会,但因为我们理解的与其他人不同,就你先分享自己的食物,你就表现很棒,当时也没有出现分争,其他孩子没分享,我们也要理解包容,同理心与孩子沟通,并循循善诱引导孩子今后情况如何面对,更能帮助孩子成长,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今后在教导孩子与人分享时,不妨参考以下“P.T.A.”几个原则︰
1)预早提示,让孩子选择分享甚么 (Prepare to share)
要与其他孩子一起分享活动前,宜先预告孩子内容,并与他商量,比如可以把家里的玩具一起分类,分为“可分享”及“不分享”,先把“不分享”的玩具收起,让孩子心理上作“分享”的准备及练习,减低孩子不愿意分享的情况。若孩子外出作客,如情况许可,也同样可以和他们商量带1-2件小玩意与其他孩子分享,让他们也能准备及练习与人分享。
2)轮流概念的灌输 (Take turn)
轮流是指大家同样地去分享,比如玩玩具,即是“你玩完,再到我”,不会强调玩具属于谁的概念,会强调“你有,我有”,分享便会较为自然。而这次你孩子分享食物,也属这个“轮流”,是现场老师没组织好,我们不好多说什么。但今后家长遇到类似情况时,家长可从旁观察及引导孩子协商,例如︰“大家都想先吃哪些食物?就由哪个小朋友先分享?后大家轮流来分享!”,让孩子来回数次熟悉此规律,这样他们除了学习到沟通表达,也学习到控制冲动。谨记当孩子得到别人的食品和玩具后,教导他向他人表达感谢“多谢你同我分享”。
3)运用同理心,适当教导 (Acknowledge the feeling )
若当孩子因得不到别人的回报分享或因争执玩具而出手打人,家长可以先以同理心了解孩子的心情,并停止不合宜的行为及提供选择,例如:“我见到你好喜欢那个玩具,好想快点玩,但还不能马上玩你不开心、失望”(用同理心说出孩子的心情,需按年龄及理解能力),“但打人会痛会受伤,不可以,要停止”(可以轻声及明确地向孩子说出不合宜的行为及原因),“你可以选择等哥哥玩完再到你玩,或者你先玩另一个”(可以为孩子提供可行的选择,引导他解决困难),当孩子作出选择时,即时给予肯定及欣赏“多谢你明白、合作!”(强化孩子的自控感,作出合宜选择的能力)。
家长就见招拆招吧,希望我的分享对大家有帮助@新资优教育 一起探讨学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回答。
孩子之所以委屈,是因为孩子还没有完全理解分享的含义,建议家长可以这样给孩子引导:
首先,家长要肯定并且表扬孩子的作法,赞美孩子愿意与别人分享的行为和品质。
孩子得到了家长的表扬和赞美后,内心自然就可以减少委屈,因为他做了一件让妈妈值得骄傲的事,同时孩子也会在内心认可自己,知道自己做了一件很棒的事。我家闺女有一次将自己的小饼干分享给她跳舞的小朋友,结果没留神全分完了,而自己没有的吃,这时候孩子很委屈的跑过来说:“妈妈,我没有了。”我会笑着对孩子说:“哇,你好棒啊,愿意把最后一个都分享给别的小朋友,你是一个很乐意分享的好孩子哦,而且你看大家都非常开心收到你的小饼干。”孩子脸上露出了笑容,但是我知道她很想吃,于是又对她说:“妈妈也很想和你分享,要不等下下课后,我们再去一起买一包饼干来一起分享吧。”这下孩子彻底就开心了起来。
上一篇:各位条友,这个户型能打多少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